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中学生的校服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以“中国校服丑”为主题的新闻越来越多地进入到我们的视野。围绕这个话题,相关领域许多研究者也从多方面发表着自己的见解。而中学生,特别是处于特殊年龄阶段的初中生群体作为校服穿着的主体,对校服的态度也是褒贬不一。本文针对这一现象,以笔者参与调研的W市GX中学为例,探查该中学初中部H班与B班学生在校服上所体现出的不同文化形式,以揭示出校服中所隐匿的社会分层。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方法,以问卷数据为所意图证明的现象提供“硬性”支撑,并结合图片、访谈与田野日记等大量质性资料为证明结果做“柔性”补充。文章第一部分在城乡结构变化的大背景下引出被调研对象——GX中学的H班与B班学生,并介绍了该学校初中部H班与B班学生在原生家庭结构与师资配备方面的差异,发现来自不同阶层家庭的学生在被主流文化价值观晕染的学校场域中,对校服的态度有较大差异。校服作为学生日常穿着的服装,对学生而言具有特殊意义,因此文章第二部分以分析校服在初中生群体中所扮演的角色入手,发现校服是象征学生身份的符号:首先校服承载着不同学校的主流价值观、办学理念以及独特的身份;其次它还包含了学生的多元文化。文章第三部分通过前期问卷调查数据,展现了 H班与B班学生校服上所体现出的不同文化现象,并辅以田野调查收集到的资料,揭示出不同社会阶层学生群体对学校主流文化有不同接纳程度的现实:受原生家庭的影响,来自中产阶层家庭的H班学生对校服的接纳认可程度明显高于来自劳工阶层家庭的B班学生。文章第四部分对隐匿于“校服文化”背后的社会分层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来自中上阶层家庭的学生与主流文化有较强的一致性,而来自劳工阶层家庭的学生与主流文化间则存在着矛盾冲突的结论。第五部分文章从社会分层视角出发,对“校服文化”如何突破与学校主流文化间的对立关系,从而使相关学生文化在建立更加和谐的校园文化中起到一定作用提出自己的见解,也期待能为来自劳工阶层家庭子女顺利融入主流文化社会提供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