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清利止痛方联合刺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诊治本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6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Dol l’s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秋水仙碱片和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观察组予以基础治疗和清利止痛方、刺血疗法。治疗7天后通过对止痛效果评定、主要中医证候积分、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指标评价清利止痛方联合刺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结果:1、清利止痛方联合刺血疗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患者有较好的效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止痛效果、主要中医证候积分、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在降低血尿酸水平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主要中医证候积分在治疗1天后相比,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两组在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运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比较,治疗时间*组别F=1.040,P=0.414>0.05,因此治疗时间和组别无交互作用,分析治疗时间和组别的主效应,组别对VAS评分的主效应没有统计学意义,F=0.129,P=0.720。治疗时间对VAS评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F=298.223,P<0.001,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提示治疗前和治疗1h、治疗2h的VA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3h、6h、12h、24h、7d的VAS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3、对两组在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主要中医证候积分运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比较,治疗时间*组别F=6.980,P=0.005<0.05,说明治疗时间和组别存在交互作用,对组别和治疗时间进行单独效应的检验。两组治疗前主要中医证候积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1天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7天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中,治疗1天与治疗前的主要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天与治疗前、治疗1天的主要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中,治疗1天与治疗前的主要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天与治疗前、治疗1天的主要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两组均能改善主要中医证候积分,但两组在改善主要中医证候积分上有差异,观察组比对照组出现疗效更快。4、两组治疗前血尿酸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治疗前后比较,观察组有显著性差异(P<0.0 5),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 5),提示观察组比对照组能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两组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都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 5),但两组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 5)。5、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天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采用M a n nW h i t n e y U检验,Z=2.7 9 2,P=0.0 0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观察组在主要中医证候快速缓解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7天后,两种治疗方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证候疗效、疾病疗效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均有良好疗效;治疗7天后,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 5),提示两种治疗方法疗效无明显差异。6、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各安全指标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本研究表明清利止痛方联合刺血疗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VAS评分、主要中医证候积分、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具有改善作用,在降低血尿酸、快速缓解主要中医证候的疗效比口服秋水仙碱片和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效果更好。清利止痛方联合刺血疗法安全有效、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可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