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f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是铸魂育人工程。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是事关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事关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事关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高校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科学研究、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使命担当,是学习、研究、宣传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这对于引导高校师生坚定“四个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观念的上层建筑,必然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并反映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速换挡、结构深刻调整,利益格局深刻变动,反映在高校主流意识形态领域,最突出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面临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市场逐利性挑战,传统教育引导方式面临网络新媒体的挑战,培养时代新人面临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挑战。
  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本质,就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正当性阐释,合理性论证,并且根据世情党情国情的形势变化来发挥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引领作用,使其在政治上获得高校师生的认同和持续支持,通过思想宣传和思想政治教育来统领高校师生的意识形态,降低党的执政风险和阻力,以巩固党的领导地位。
  本研究尝试着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进行理论梳理和实践构建,力求描绘出新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蓝图。本文首先阐释新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概念,分析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客观审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成绩、问题和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目标及要处理的关系,最后通过多种机制的协同创新来加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本研究内容由五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分析梳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概念,阐明理论依据。通过“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概念的梳理,提出“我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概念,并分析解读其科学内涵。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是指在我国高校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所进行的巩固和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主体和主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宣传活动和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过程。在此基础上阐明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依据,包括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列宁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第二部分,新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境遇。新时代是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起点,强国之路需要精神引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理性看待网络新媒体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创造的新机遇。机遇与挑战并存,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面临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市场逐利性挑战,传统教育引导方式面临网络新媒体的挑战,培养时代新人面临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挑战。
  第三部分,新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现状分析。审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实际情况,既要看到取得的成绩,也不回避存在的问题,并找到原因。正视问题和原因是解决问题的开端,稳步推进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向前发展。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存在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存在不足、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体制机制有待完善、思想舆论领域红色、灰色、黑色“三个地带”并存、宣传思想工作创新不足、课程育人能力不足、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队伍素质有待提高。产生此问题的原因是高校权力分化难达成价值共识,没有统筹好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大众话语,高校没有形成合力。
  第四部分,新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意义目标及关系。新时代加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大意义是事关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事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战略目标是强化“两个巩固”;掌握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三权”;提升软实力,增强国际话语权。新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要处理好的关系包括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和思想文化的多样化关系,高校中心工作和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关系,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的关系。
  第五部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实现途径。完善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体制机制和基本途径。建立健全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体制机制,即坚持党委领导,完善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体制;推进整体协同,优化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运行机制;强化责任落实,健全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责任体系;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互联互通机制;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联动机制;构建科学、及时、有效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应对机制。加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实现途径是课堂教育——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主渠道;社团活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新阵地;校园媒体——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大舞台。
其他文献
文章首先总结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贸易影响的理论和经验研究成果。接着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进行相关理论分析,重点阐述了FDI贸易效应的具体表现、影响FDI贸易效应的因素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的产生机制三个方面内容。为了考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的出口(进口)效应,文章选取了与中国贸易投资关系密切的37个国家(地区)为样本,采用变截距确定效应型的引力模型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出口和总
学位
自1976年H_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应用于临床后,随之出现的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和尼扎替丁是消化性溃疡治疗的一次革命。它们疗效肯定,市场巨大。此外,至少还有三种新药,即罗沙替丁(roxatidine)、尼芬替丁(nifentidine)和舒福替丁(sufotidine)正在临床试验中。应用H_2受体拮抗剂最明确的指征是治疗十二指肠和胃溃疡以及返流性食管炎。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而非“制造强国”,制造业至今仍然是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不同贸易行为企业由于面临差异化贸易风险,其雇佣的劳动者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风险冲击,对就业市场造成非均衡的就业波动。中国作为人口大国的发展中国家,就业是民生之本,降低就业波动性关系到社会的团结稳定以及国家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  因此,本文结合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实证探讨中国制造业进出口贸易对
学位
随着国家经济的增长和城市的迅速发展,环境整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全国在节能环保领大力推广域应用PPP模式。选用PPP模式不但可以降低地方政府的资金压力,而且可以很大程度上体现社会资本的优势,实现政府和企业的“双赢”。国家明文规定PPP项目在实施初期必须要实现物有所值,保证项目比传统项目的投入更低,但效果比传统项目更好。财政部颁布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指引(试行)》(财办金〔20
学位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阶段向高质量阶段转变的关键时期,如何摆脱企业过去由依靠自然资源、人口红利等劳动密集型生产要素,向依靠新产品、新技术转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政府和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2018年9月世界工业互联网大会提到,要深入推进互联网与工业各领域的无缝对接,加快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力度,使其成为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源。在互联网浪潮飞速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的双重背景下,我们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的人均GDP和居民财富积累都在稳步增长中。我国银行业在迎来了发展新机遇的同时,更要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受到利率市场化不断深化、各类风险频发、金融脱媒、同业和跨界竞争加剧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叠加,导致银行网点功能不断弱化和效益持续萎缩,大型国有股份制金融机构独霸市场的格局一去不复返。而基层网点一直是商业银行服务客户最主要的渠道,承载着日益加重的业绩压力,因此如何通过战略
学位
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概念促使各国之间出现双边合作和战略关系的趋势。与此同时,中国在2013年发起了“一带一路”倡议,明确提出了“走出去战略”的口号。文献中普遍承认温室气体(GHGs)对环境的多种影响。由于二氧化碳排放严重导致温室气体是全球变暖的一个主要因素,它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压力。同样,在这个机械化时代,低碳(二氧化碳)经济、丰富的能源和可持续增长对全球经济体也是一个巨大的诉求。因此,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依托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低廉的人力资源成本、宽松的政策环境,取得了近40年的高速发展。但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深刻变革,珠三角地区过去粗放型的发展方式早已不能满足地区发展需要。近年来,虽然珠三角地区先后提出“腾笼换鸟”、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战略,产业结构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转型,但还未真正实现产业升级。合理的产业结构、产业分工将带来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进而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不
产业扶贫是扶贫开发的重要模式,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产业发展过程中,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和保障。  本文以金融支持特色农业的理论和机理分析为基础,深入分析金融支持马山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通过相关系数分析,检验了金融支持与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关系,选取马山县代表性强的黑山羊、旱藕、金银花、桑蚕、里当鸡五种特色农业产业金融支持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并实证分析了影响马山县特色农业产业经营主体金融供
学位
We explore effects of orbital relaxation on Kohn-Sham frontier orbital energies i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by using a nonempirical scaling correction approach developed in[Zheng et al.J.Chem.Phys.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