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的非晶态合金催化剂自上世纪80年代在国际催化会议上被报道以后,便引起了全世界催化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兴趣。相比晶态催化剂,非晶态合金凭借着其更优良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和较高抗毒性,使其在广泛的多相催化应用中获得越来越多的欢迎。然而,现有的非晶态合金催化剂也存在着限制其实际应用的缺点,比如:热稳定性差、合金颗粒易团聚、比表面积小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通过将非晶态合金负载化、添加高熔点金属元素等手段,进一步改善镍基非晶合金催化剂的性能。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1、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铁片、纳米碳纤维、Al2O3球上沉积Ni-V-P非晶态多元合金镀层,通过实验获得优化的镀液配方及工艺条件。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谱仪(EDS)、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样品的元素组成、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选择合适的温度对样品进行热处理,以考察合金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制备的Ni-V-P非晶态合金的热稳定性明显优于Ni-P非晶态合金的热稳定性。通过费托反应检测非晶合金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实验表明Ni-V-P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在一定温度下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同时对反应产物甲烷的选择性高达100%。 2、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铁基片表面沉积了Ni-W-V-P非晶态多元合金,探讨了镀液中硫酸镍、钨酸钠、偏钒酸铵、次亚磷酸钠的浓度以及温度、pH值对沉积速率、镀液稳定性以及合金质量的影响。并根据研究结果,筛选出化学镀Ni-W-V-P合金的优化工艺配方,考察了Ni-W-V-P非晶态多元合金的热稳定性。利用X射线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对合金的成分和结构进行了表征。表明制备的Ni-W-V-P合金为非晶态结构,其热稳定性明显优于Ni-P非晶态合金的热稳定性,晶化温度至少高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