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肝豆灵对肝豆状核变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并通过建立铜负荷大鼠模型,观察肝豆灵对大鼠行为学、海马突触结构、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将60例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肝豆状核变性认知障碍患者运用计算机随机发生器,分为中药治疗组(30例)和西药对照组(30例),中药治疗组给予肝豆灵,西药对照组给予奥拉西坦,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ADAS-Cog评分变化、ADL评分变化及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2)建立铜负荷大鼠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电镜下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病理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海马CA1区NGF的表达情况。结果:(1)临床疗效: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疗效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中药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疗效相当;(2)认知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ADAS-Cog评分均有所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治疗后相比无统计意义(P﹥0.05),说明肝豆灵与奥拉西坦在改善肝豆状核变性认知障碍方面效果相当;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ADL指数分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有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治疗后相比无统计意义(P﹥0.05),说明肝豆灵与奥拉西坦在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疗效相当;(3)中医证候: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SDSVD分值均有所降低(P﹤0.01),但治疗组治疗后的SDSVD评分降低更加明显,两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肝豆灵与奥拉西坦均能改善中医证候,但肝豆灵疗效优于奥拉西坦;(4)大鼠行为学指标:经过训练,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的时间逐渐缩短。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虽然各组的逃避潜伏期随着训练程序的增加都在降低,但肝豆灵组和奥拉西坦组较模型组明显好转(P﹤0.01)。模型组大鼠跨越平台及平台所在象限的次数明显少于空白组大鼠(P﹤0.01),肝豆灵组和奥拉西坦组跨越平台及平台所在象限的次数明显多于模型组(P﹤0.01),但仍然少于空白组,在目标象限游泳距离百分比方面,模型组大鼠明显少于空白组大鼠(P﹤0.01),肝豆灵组和奥拉西坦组在目标象限的游泳距离百分比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基本达到与空白组齐平的水平(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大鼠海马CA1区突触超微结构:电镜下观察海马CA1区突触超微结构,并经统计学分析显示,突触间隙各组无明显差异(P>0.05),肝豆灵组突触界面曲率和活性带长度与模型组相比,都出现显著增加(P<0.01),与奥拉西坦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豆灵组突触界面率与空白组相比有轻度增加(P<0.05),在增加突触活性带长度方面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大鼠海马CA1区NGF的表达:光镜下观察,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的NGF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肝豆灵组及奥拉西坦组NGF的表达明显强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肝豆灵组与奥拉西坦组相比,NGF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肝豆灵和奥拉西坦均能够延缓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认知障碍的进程、改善其症状,对患者生活能力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一定作用;但肝豆灵在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效果优于奥拉西坦,并且相比较副作用更低;(2)铜负荷模型大鼠可以出现空间学习记忆障碍,海马CA1区突触超微结构的破坏,海马CA1区NGF的表达降低;(3)肝豆灵治疗肝豆状核变性认知障碍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增强海马CA1区突触的结构可塑性,增加海马CA1区NGF的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