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声音经过收集、传导,通过听觉传导通路传导至听皮层,从而能被我们感知。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任何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均可引起的听力功能障碍,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我们称之为耳聋[1]。耳聋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听力残疾仅次于肢体残疾,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之一,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残疾人占全国人口的6.34%,其中听力残疾2004万人,占24.16%[2]。耳聋分为传导性聋和感音神经性耳聋以及混合性耳聋,其中传导性耳聋多数由化脓性中耳炎引起,而感音神经性耳聋病因复杂[3]。助听器的使用使大多数轻中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的听力获得了改善,但是对于重度及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是更为有效的方法。大多数患者能在术后获得较好的听力水平,但是仍有少数患者在排除电子耳蜗仪器故障等原因之后,仍不能获得较好的听力,有些患者甚至较术前症状加重。目前的术前检查如头颅MRI可评价听觉皮层的基本解剖情况,但尚不能评估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听觉通路的功能性改变。目的:判断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的中枢听觉通路较正常人是否有改变;比较不同程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中枢听觉通路是否有差异;比较不同程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与正常人中枢听觉通路的差异。材料和方法:使用GE Signa HDxt3T MR对22位经临床听力检查诊断为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患者及12位健康志愿者进行DTI数据的采集,同时进行3D-FIESTA扫描以排除内耳畸形。在本研究中,我们定义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为纯音听力测试听阈大于90dB,非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为纯音听阈大于25dB,小于90dB。我们一共有21只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耳,19只非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耳以及28只正常耳。本研究定义两个感兴趣区,分别为外侧丘系及下丘,测量感兴趣区的DTI相关参数,分别为:轴向扩散率λ‖、径向扩散率λ⊥、各向异性FA。结果:正常组外侧丘系及下丘位置的FA值分别为0.74±0.04、0.25±0.04;径向扩散率λ⊥值分别为(0.34±0.05)×10-3mm2/sec、(0.81±0.14)×10-3mm2/sec;轴向扩散率λ2‖分别为(1.37±0.25)×10-3mm/sec、(1.09±0.18)×10-3mm2/sec。非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组外侧丘系及下丘位置的FA值分别为0.73±0.06、0.27±0.07;径向扩散率λ2⊥值分别为(0.36±0.09)×10-3mm/sec、(0.85±0.17)×10-3mm2/sec;轴向扩散率λ-3‖分别为(1.43±0.16)×10mm2/sec、(1.14±0.23)×10-3mm2/sec。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组外侧丘系及下丘位置的FA值分别为0.66±0.04、0.20±0.05;径向扩散率λ⊥值分别为(0.42±0.06)×10-3mm2/sec、(0.89±0.13)×10-3mm2/sec;轴向扩散率λ‖分别为(1.40±0.08)×10-3mm2/sec、(1.17±0.21)×10-3mm2/sec。正常组与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组外侧丘系及下丘位置的FA、λ⊥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与非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组外侧丘系及下丘位置的FA、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组与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组外侧丘系及下丘位置的FA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组与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组外侧丘系位置的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丘位置的λ⊥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的λ‖值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组外侧丘系及下丘位置较正常组的FA值明显的下降、λ⊥明显的增加;三组之间的λ‖值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外侧丘系及下丘的FA值与听阈呈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