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黎族和汉族外周循环血中miRNA表达差异的对比研究,筛选并验证有意义的miRNA,结合生物信息分析法与细胞学研究,为COPD发病机制研究寻找新的切入点。方法:募集海南黎族、汉族共计216例样本,优选了32例样本进行相应的分组,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采用miRNA芯片进行miRNA检测,初步筛选差异表达的miRNA;并从样本中筛选72例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等技术,验证miRNA在外周循环血中的表达谱及差异并进行对比研究,选择有意义的差异表达miRNA转染人肺成纤维细胞以进一步验证对其增殖、凋亡的影响,以及对下游靶基因可能的调控作用。结果:(1)miRNA基因芯片筛选初步发现了外周循环血中18个miRNAs有差异表达,经统计学分析最终确定13个miRNAs可能在COPD发生中可能起作用;(2)进一步利用qRT-PCR对实验中差异的13个miRNAs分别进行扩大样本验证,经72例临床样本验证发现在黎族COPD人群中存在7个差异表达的miRNAs,而在汉族COPD人群中仅存在一个差异表达的mi RNAs,提示可能存在民族间差异;(3)对吸烟者与非吸烟者进行分层分析,尚未发现有差异表达的miRNA(病例组及对照组中吸烟者VS非吸烟者);(4)环境因素对COPD患者外周循环血miRNA表达影响的单因素分析中,发现BMI、年龄、烟龄等可能为黎族及汉族COPD患者循环血mi RNA差异表达的主要风险因素;(5)对hsa-miR-146b-5p、hsa-miR-141-3p、hsa-miR-186-5p与hsa-miR-196b-5p等4个差异表达的miRNAs构建其慢病毒载体,转染人肺成纤维细胞进行进一步验证发现mir-146b、mir-141促进细胞增殖,抑制凋亡减少;mir-186抑制细胞增殖,促进凋亡。经过生物信息学预测,mir-186还可与HIF1A 3’UTR区结合,通过双荧光素酶实验证明,其确实存在靶向关系,即mir-186可能通过HIF1A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促进凋亡而影响COPD发生发展。结论:(1)海南黎族和汉族中民族内、民族间外周循环血miRNAs表达谱存在差异;(2)海南黎族和汉族正常人及COPD患者外周循环血多个miRNAs表达存在差异,提示miRNAs可能在COPD的发病机制中具有一定意义;(3)多个miRNAs影响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可能通过参与气道重塑等过程在COPD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4)mir-186可抑制人肺成纤维细胞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可能通过调控下游HIF1A的表达来实现并影响下游信号关键信号通路,从而参与COPD的发生发展;(5)深入研究mir-186可能为COPD的诊断提供新的标记物,为其治疗提供新的靶点,为评估其预后提供新的依据;(6)miRNA表达异常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对COPD发病有一定的影响,但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