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基非晶纳米晶复合材料的热力学与动力学分析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kai0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单辊旋淬及电弧熔炼吸铸法制备出Fe66Ni1Al5Ga2P9.65B7.6Si3C5.75薄带状非晶合金,采用预退火,深冷及冷热结合的预处理方式对铁基非晶合金进行处理,通过XRD、DSC检测,研究不同预退火温度,不同深冷时间,不同循环处理方式对非晶合金的结构弛豫、晶化量、晶化析出相的生长速率和晶化析出相种类及热力学参数的影响。  晶化动力学研究表明:淬态和经不同预处理方式处理后的样品都具有典型的非晶漫散射峰,仍保持非晶态结构;经475K,30min预退火处理和72小时深冷处理后的样品XRD图谱在2θ=33~38°左右的位置上出现了一明显的预锋,说明在此预处理过程中非晶内部伴随着结构弛豫。在晶化退火后,淬态样品析出了α-Fe固溶体相、Fe2P化合物两相,平均晶粒尺寸为25.65nm;经不同温度预退火处理样品B、C、D的晶化XRD图谱上均出现了新相Fe3P;晶化析出相的平均尺寸分别为22.20nm、18.53nm、19.22nm。且经预退火处理后的晶化样品的晶化量比淬态样品均有了较大的增长;生成速率明显比淬态的晶体生长快,随退火温度的升高,晶化量也不断的增大,晶体的生成速率也随之增大。经不同时间深冷处理后的晶化样品的XRD图谱上均出现了新的衍射峰,分别为Fe3P、Ni3P、AlNi3C0.5;经不同时间深冷处理后的晶化样品E、F、G的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25.93nm、26.87nm、31.42nm。晶粒尺寸随深冷时间的增长而变大,尤其深冷72h后晶化所得的晶粒尺寸变化明显。经深冷处理后的晶化样品的晶体量较淬态样比较,明显减少,生成速率明显降低;随深冷时间的延长,晶体量、生成速率均略微减小。预退火循环热处理、深冷循环处理和冷热结合预处理后的淬态样品经晶化退火处理后析出相的种类明显增多,其中经冷热结合预处理的样品晶化后析出相的种类最多,主要有α-Fe、Fe2P、AlNi3C0.5、Ni2P、Fe3P、Fe3C(Al、Si)、FexBy;经循环预处理后晶化样品的晶化量均有大幅度的增加,其中经冷热结合循环处理的样品晶化量最大,晶体生成速率基本保持不变。  晶化热力学研究表明:经预退火后的晶化样品的玻璃转变温度Tg、晶化开始温度Tx晶化结束温度Tp均有所降低,整个非晶的晶化阶段均有所提前;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Tg、Tx、Tp也有减小的趋势;经深冷处理后的晶化样品的Tg的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随深冷时间的延长,Tx、 Tp均呈现出增大的趋势;循环处理后Tg、Tx及Tp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小,但经深冷循环处理后样品的晶化结束温度却增加了。  根据推导析出相的ΔGθT公式得知,Fe3P、AlNiC0.5、Fe2P相的ΔGθT与温度T成正比例函数,但是Fe3P、Fe2P的晶化温度超过了结晶温度上限却仍能形成这两种晶体;Fe3C相的ΔGθT与温度T成反比例函数,但是实验采用的结晶温度远达不到Fe3C相结晶温度的下限,却也能形成Fe3C相,说明经不同方式的预处理后晶体的结晶温度范围得到了扩大。
其他文献
为更好地加强对国务院各部委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官员的权力行使、职责履行以及政策执行等情况的监督、激励与问责,国务院于2014年开始了大督查的治理实践,并在2019年构建了“
现代信息通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公共服务供给实践,建构了技术服务新模式.技术服务区别于传统公共服务的核心特征,在于以数据驱动为基础.技术服务的数据驱动基础主要包括三个维
本论文以赤子爱胜蚓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然土壤法研究了土霉素-铅、土霉素-锌复合污染对蚯蚓毒性影响。研究结果如下:  按照ISO推荐的方法研究了蚯蚓对土霉素、铅、锌单一及复
建筑能耗在能源消耗中占据了很大部分,因此设计节能环保建筑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本论文在对节能玻璃进行文献普查和了解的基础上提出将具有孔隙率高、密度低、热导率低的多孔S
磁流变弹性体是一种新型的智能复合材料,由磁性颗粒和聚合物组成,克服了磁流变液易沉降、要密封等缺点。磁流变弹性体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模量可由外加磁场快速可逆地控制,在减
聚苯胺作为一种典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因为具备多变的结构特征,优异的导电性能,良好的物理性能和稳定性等优点,在导电及电磁波吸收等众多领域都发挥其重要作用。聚苯胺不同于其它导电高分子的最大特征是它可以通过质子酸掺杂使电导率显著提升,从而引起吸收剂的吸波性能增强,关于质子酸掺杂的实验研究已经很多,但是对聚苯胺掺杂过程的理论计算并不常见。本论文首先对盐酸掺杂聚苯胺的掺杂机制进行第一性原理计算,对掺杂过程的本
随着城市化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大量富含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城市污水、工农业废水流入自然水域,进而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近年来,随着水环境污染和水质富营养问题的日益尖锐以及公共环境意识的日益增强,污水脱氮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重视。目前主要采用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来处理废水中的氨氮,生物方法相对来说处理效果比较显著,相对于传统除氮理论而言,同步硝化反硝化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除氮方法,并且效果更为高
中国每年产生的餐厨垃圾数量约为9000万吨,由于高含水率和高有机质含量的特点,餐厨垃圾极易污染环境,但同时,也具有较大的资源化潜力。利用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在60 ℃左右下进行餐厨垃圾好氧堆肥的技术与传统处理技术相比减少了收集和运输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存在处理效率低、有机肥不达标、臭气污染等问题。因此,本论文希望能通过制备高效的微生物菌剂,提高堆肥效率和有机肥品质;并且尝试用除臭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