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声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手段,而无声语言同样也能传达丰富的信息,甚至是有声语言难以表达的内容。Birdwhistell(1970)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高达65-70%的信息是通过无声语言获得的,有声语言传递的信息仅占30-35%。作为非语言交际手段之一的沉默(silence),依据不同的情景、场合以及千差万别的社会文化规约,意义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与其千篇一律的形式而言,可谓“风景这边独好”。 自从1959年霍尔的《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问世以来,非言语交际便成为众多相关学科共同涉及的研究课题。其中对于沉默的研究零星涉及的较多,全面系统归纳的较少;客观描写现象,简单罗列差异的居多。注重理论分析,强调文化溯源的更少。国内关于沉默的研究开展的更晚一些,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位学者曾专门以沉默为题作过简单的研究。左岩(1996)以英语会话为例,用位置(location)、长度(duration)和频率(frequency)三个参数对沉默进行了分类描述。话轮沉默(turn silence)是以话轮内沉默(within-turn silence)、话轮间沉默(inter-turn silence)为参照,可单独充当一个话轮的沉默。一般说来,其位置相对固定:位于邻接对(adjacency pair)的后轮部分。具体而言,根据话轮转换规则(turn-takingrules)之一,即:当前说话者C(current speaker)在结束当前话轮之前或之时已选定下一说话者N(next speaker),但被选者N却保持沉默(Levinson,1983:299:Zuo Yan,1996). 本文试从前人研究的薄弱环节入手,选择话轮沉默这一独特的沉默方式,结合关联理论和认知语境的相关知识,从认知语用角度来解读话轮沉默丰富涵义的生成与理解机制。这将为话轮沉默的研究,特别是在语言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Sperber和Wilson(1986)的关联理论认为,言语交际过程是一个明示一推理的交际过程(ostensive-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关联理论就是以解释这一过程为使命的,它的研究对象既包括显性的交际部分,也包括隐性的交际部分。也就是说,该理论既适用于所说的,也适用于“所隐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