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结直肠癌肝脏转移瘤微血管形态变化研究目的:研究结直肠癌肝脏转移瘤微血管形态变化。为结直肠癌肝脏转移瘤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以捐献的20例新鲜人尸体的肝脏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为经临床确诊的结直肠癌肝脏转移瘤病人,并有详细的临床影像资料,且转移灶未经手术切除或介入治疗。将肝脏用生理盐水灌洗后,经过肝动脉、门静脉、胆总管用不同颜色的灌注树脂进行灌注,灌注成功后进行肝脏腐蚀,定位兴趣区(肿瘤及周围部位)。观察其微血管形态及变化。结果:本研究中共灌注20例结直肠癌肝脏转移瘤标本,可测量肿瘤共有64个,其中直径>3cm肿瘤有23个,≤3cm的共41个。肿瘤大体分为:单发结节型,多发结节型,弥漫型。其中>3cm的肿瘤主要以肝动脉供血为主,≤3cm的肿瘤主要以门静脉供血为主。(P=0.004).扫描电镜提示:结直肠癌肝脏转移瘤微血管结构形态复杂,主要分为:封闭的环形,分叉状,螺旋状,网格状,并且肿瘤直径不同,其微血管直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38,0.012)。结论:不同直径结直肠癌肝脏转移瘤其血供来源不同、微血管结构不同,临床治疗应实施不同治疗方案。第二部分:新辅助化疗对结直肠癌肝脏转移瘤肝切除术后的影响。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结直肠癌肝脏转移瘤肝切除术后的影响。方法把结直肠癌肝脏转移瘤患者57例。分为术前行新辅助化疗组(A组)23例和直接手术组(B组)34例。对比分析疗效。结果两组均无手术30d内死亡病例。其中输血人数、住院天数、胆漏在新辅助化疗组明显高于直接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呼吸系统并发症、循环系统并发症,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1、3、5年生存率新辅助化疗组分别为:83.3%,60.2%,37.5%。而直接手术组分别为84.8%,68.2%,3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前评估肝脏转移瘤可切除的患者,如无明显手术禁忌症可直接手术治疗,这样可减少相应的术后并发症。第三部分:中央型结直肠癌肝脏转移瘤同期手术治疗分析目的:探讨中央型结直肠癌肝脏转移瘤同期手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从1999年-2010年23例同期中央型结直肠癌肝脏转移瘤同期手术的患者,分析疗效。结果:男性16例,女性7例,年龄从34-68岁,无手死亡病例。手术时间306±72分钟。术中出血645±341ml。术中输血者6例,住院天数:11.4±1.8天。手术并发症:胸腔积液4例,胆漏1例,下肢静脉血栓1例。均治愈。术后随访至2011年6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4.0%,48.5,%,17.0%。结论:选择性肝区域血流适时阻断配合超声乳化吸引刀同期行中央型结直肠癌肝转移瘤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疗效是满意的。第四部分:选择性肝区域血流适时阻断技术在中央型结直肠癌肝转移瘤同期手术中的应用目的:探讨选择性肝区域血流适时阻断技术在中央型结直肠癌肝脏转移瘤同期手术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1例中央型结直肠癌肝脏转移瘤同期手术患者,均采用选择性肝区域血流适时阻断技术行肝脏转移瘤切除,记录患者手术时间、肝脏手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率等指标。结果:21例患者均获手术成功,无手术死亡病例。手术时间243±82分钟。肝脏手术中出血285±104m1。术中输血者4例。术后住院天数:8.9±2.1天。手术并发症:胸腔积液3例,胆漏1例,发生腹水2例,腹腔脓肿1例9,均治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3%,51.3%,29.6%。结论:对于中央型结直肠癌肝脏转移瘤同期手术的患者选用选择性肝区域血流适时阻断技术切除肝脏肿瘤,可减少出血,有利于保护肝脏功能,预防吻合口瘘等并发症,能保证手术安全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技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