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辣椒疫病是由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侵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土传真菌病害,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发生。随着我国辣椒的种植与发展,全国各省市辣椒生产基地均受到此病害的影响,呈逐年加重发展趋势,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阻碍了辣椒产业的发展。目前,已经探明该病害的病原菌侵染模式、致病条件及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在栽培措施的改进、抗病品种的筛选和化学药剂防治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因管理措施复杂,抗病性辣椒品种遗传稳定性低,化学防治存在环境污染、抗药性及药物残留等问题,还不能有效地控制该病害的发生与危害。而拮抗微生物对环境友好,具有抑制病原菌生长与繁殖、诱导植物抗病等作用,因此利用微生物来防治辣椒疫病的发生与危害,引起研究人员的重视。本文从8种不同植物中分离获得了7株毛壳菌,12株青霉菌,结合本实验室自主保存的2株毛壳菌,进行拮抗辣椒疫霉菌株的筛选,研究探索拮抗毛壳菌株与青霉菌株的防病效果与生防机理,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与8种病原菌对峙试验、菌落降解试验及辣椒疫病防治试验,从9株毛壳菌和12株青霉菌中筛选出三株拮抗效果较强的菌株,即毛壳菌株HTC、青霉菌株P1与P2。对峙试验中,菌株HTC、P1和P2与辣椒疫霉菌落之间存在营养竞争、抑菌物质拮抗与重寄生三重作用机理,对辣椒疫霉的抑制率分别为60.4%、58.0%、57.0%;防病试验中,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9.19%、63.68%、63.93%。2.结合菌株的形态学与18S rDNA分子生物学的鉴定结果,将毛壳菌株HTC定名为金色毛壳菌(Chaetomium aureum);青霉菌株P1暂定为正青霉属(Eupenicillium)的真菌;菌株P2暂定为青霉属(Penicillium)的真菌。3.菌株HTC、P1与P2的发酵液与抗生物质粗提液对辣椒疫霉不同发育阶段均有较强抑制作用,各菌株的发酵液与抗生物质粗提液,对辣椒疫霉菌落生长的抑制率近100%;P2菌株发酵液对游动孢子的产生与释放的抑制率最高,分别为82.19%和80.46%;P1菌株抗生物质粗提液对游动孢子的萌发抑制率高达98.45%。4.菌株HTC发酵液与抗生物质粗提液,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均达70%以上,经HTC发酵液处理后,可以增强辣椒植株内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延缓辣椒植株因辣椒疫霉侵染引起该三种酶活性突然升高的趋势,提高植株的抗病性。5.菌株HTC、P1与P2的发酵液均可促进辣椒苗与植株的生长,增加植株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其中P1菌株发酵液对幼苗干重增加效果为21.05%,均可提高组织含水量,增强植株的抗逆性。6.菌株HTC、P1和P2的菌落均可在660μg/ml的甲霜灵与100μg/ml烯酰吗啉的平板上生长,此时烯酰吗啉完全抑制了辣椒疫霉菌落的生长,对毛壳菌LJ菌落的抑制率为66.50%;同浓度下两类药剂,对菌株HTC子囊孢子的萌发有延迟作用,未发现对孢子有破坏作用,此时烯酰吗啉对辣椒疫霉游动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9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