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入世前后,伴随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市场准入的不断扩大以及投资软环境的不断改善,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规模持续扩大,目前,投资者对中国的投资信心指数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中国已经成为最大的引资国。2006年在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及转型国家投资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规模仍然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长。与此同时,丰田等日本跨国公司在东亚区内的直接投资迅速发展,国际竞争加剧促使跨国公司不断加快在全球范围内构筑一体化生产体系的步伐。作为直接投资的主要载体,跨国公司在国际分工重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外商直接投资进入对市场准入不断降低、并且经济尚处于转型期的东道国市场结构和经济绩效的影响越来越大。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之间的利益划分是目前大部分处于转型期的东道国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关于外商直接投资中投资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利益划分以及直接投资进入市场结构效应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最近三十多年来国际投资研究的重要前沿领域之一,也是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与国际投资理论的衔接点。许多学者对此提出了有价值的观点。通常来说,研究投资母国与东道国之间利益划分问题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市场绩效的影响问题时总是离不开对直接投资进入的东道国市场结构效应的分析,市场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两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对大多数国家的经验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持续扩大有效地促进了东道国生产率的提高和出口规模的扩大,促进了东道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尽管如此,外商直接投资进入对发展中东道国的市场结构、贸易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出口绩效、贸易条件以及东道国本土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都是不确定的。外商直接投资进入的东道国市场结构效应问题是十分复杂的,目前,诸多学者对大多数发展中东道国的经验分析结论也都大相径庭。不同国别的投资者在所有权优势与投资动机方面不同,对东道国市场结构与经济绩效的影响自然也不相同。理论上来说,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利益在东道国与跨国公司之间的分配基本取决于东道国市场的竞争结构,东道国的政策以及国际竞争者之间的对抗竞争则是其竞争结构的重要决定因素。通常来说,市场结构的变迁只是过程,最终的市场结构主要取决于该产业的技术性质。跨国公司的市场份额和产业中的主导地位取决于其向新产品转换的能力。尽管如此,在变迁过程中,两者之间的利益划分以及跨国公司对东道国市场结构和经济绩效的影响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热点问题。对于尚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来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随着市场准入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国内投资软环境的不断改善,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规模扩大。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呈现出诸多新特征:一方面,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市场容量的扩大以及家用轿车等耐用消费品的旺盛需求促使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中以市场开发为目的的市场寻求型直接投资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另一方面,随着全球范围内跨国并购浪潮的掀起以及国内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并购方式进入逐渐成为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进入的主要方式。对于中国来说,外商直接投资进入将会对中国市场的竞争程度、市场结构以及经济绩效产生怎样的影响?在不断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过程中,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技术转让的实际效果与程度如何?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是否可以通过增强市场竞争有效地促进国内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与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此外,面对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并购国内企业,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进行反垄断,政府如何在相关领域制定国际反垄断法等等都是目前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中国“十一五规划”的重点问题之一。针对近年来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动机以及进入方式的转变、内外资企业之间技术差距的不断缩小的新特征,本文从分析外商直接投资与东道国市场结构关系的作用前提及因果关系入手,研究跨国公司进入方式选择的依据;外商直接投资进入对东道国,尤其是发展中东道国市场集中度以及进入壁垒的总体影响;直接投资进入与市场集中度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短期内和长期中的不同表现;然后,进一步具体比较分析绿地投资与并购等直接投资的不同进入方式对东道国市场结构的不同影响。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直接投资的市场结构跨国传导效应以及外商直接投资与东道国市场结构动态变迁的关系。在分析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进入的阶段特征、动机转变以及进入方式转变的基础上,以汽车产业为例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相关产业领域市场结构与经济绩效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将产业组织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相关研究方法结合起来,运用理论研究与经验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按照外商直接投资动机和进入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然后分别研究不同类型的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市场结构与竞争效应的不同影响。文中运用了库诺特双寡头模型和加入沉淀成本的弟克西特限制定价模型,研究了直接投资进入的东道国市场集中度效应以及进入壁垒效应。在此基础上,对前人已有的相关经验研究进行总结对比,然后运用相关数据分析外商直接投资进入对中国汽车产业等领域的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规模经济以及经济绩效等方面的影响。与目前已有相关文献中的研究成果相比,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第一,研究角度方面,结合入世前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动机以及进入方式等方面呈现出的诸多新特征,在目前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尝试着从外商直接投资的动机、进入方式、技术差距以及竞争效应等方面研究比较外商直接投资对发展中东道国以及转型国家市场结构的不同影响。第二,研究方法方面,将外商直接投资理论与产业组织理论的相关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运用理论研究与经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对外国企业进入东道国市场的方式选择方面进行博弈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外商直接投资进入在加快东道国市场结构向均衡水平方向调整的作用进行理论研究和经验分析。第三,研究内容方面,目前关于外商直接投资与转型国家及发展中东道国市场结构关系的系统研究还较少,大部分散见于学术期刊的论文中。这里笔者在对目前在这一领域中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综述的基础上,尝试着构筑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与发展中东道国及转型国家市场结构关系的系统研究框架,对比进口进入与直接投资进入对东道国市场结构的不同影响、绿地投资与并购在进入初期与后期对东道国市场结构的不同影响,并对不同类型东道国以及不同产业领域中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与市场结构的关系进行比较。第四,近年来,随着国内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大,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动机发生转变,市场寻求型直接投资进入所占比重不断提升。因此,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分析比较了市场寻求型直接投资进入与成本节约型直接投资进入对转型期东道国市场结构的不同影响。第五,结合关于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与厂商间策略反应的理论模型分析,研究转型时期资本市场不断完善、贸易与行政壁垒下降、市场准入扩大等因素对于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时,进入方式以及竞争策略选择的影响。第六,结合正处于转型时期中国的实际情况,本文对比分析了中国入世前后以及经过入世过渡期以后,市场容量扩大,需求持续增长,贸易壁垒与行政壁垒降低,市场准入扩大,跨国公司争夺中国轿车市场白炽化以及全球一体化生产体系构筑背景下,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进入方式、投资动机、内外资企业技术差距以及跨国公司在华竞争策略等方面的转变及其对中国汽车产业市场结构与经济绩效的不同影响,研究外商直接投资进入对于促进中国汽车产业市场结构从过度进入向有效竞争方向调整以及市场集中度向稳定均衡水平方向调整的作用,分析跨国公司之间竞争的加剧对促进中国汽车产业经济绩效改善、技术革新以及产品竞争力提升的作用。全文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个主要部分:首先从外商直接投资与母国市场及东道国市场结构的关系、市场结构的跨国传导、与FDI相关的技术溢出效应以及FDI对东道国经济绩效的影响等方面对目前已有的理论研究和经验分析方面的成果以及该领域目前研究的主要问题进行述评。在此基础上,研究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的方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比较分析进口进入与直接投资进入对东道国市场结构的不同影响。然后,按照进入方式的不同,进一步将外商直接投资具体划分为绿地投资进入和并购进入,对比研究两种进入方式的决定因素及影响。其次,结合前人对该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先从总体上分析外商直接投资进入对东道国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及规模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绿地投资进入与并购进入两种方式下各自的东道国市场集中度效应与进入壁垒效应,比较两者的异同点;而后引入时间因素,研究与外商直接投资相关的市场结构跨国传导效应。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以及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状况,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汽车产业领域市场结构、产品竞争力及经济绩效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尽管绿地投资进入与并购进入、市场寻求型FDI与成本节约型FDI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并不完全一致,并且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但是总体上来说,尽管投资动机不同、进入方式不同,但在经历一段时间的竞争循环后,往往都会对东道国市场引入竞争效应,加速东道国市场结构向均衡水平的调整。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以及跨国公司争夺海外市场的策略竞争促进了市场结构的跨国传导。中国汽车产业领域目前基本上呈现为少数较大企业主导与大量中小企业并存的中度寡占市场结构。如同其他领域的直接投资进入一样,外商对中国汽车产业并购进入的持续扩大、各国跨国公司之间竞争的持续升温以及市场导向的投资目的都促进了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和进入壁垒的提高,加速了汽车产业领域中的企业兼并和重组,促进市场竞争,有利于加快市场结构向均衡水平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