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热带—副热带季风活动特征及其与热力强迫的关系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zhhs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SCSMEX科学试验资料以及高分辨率TBB资料等,通过理论分析及动力诊断等方法,围绕“东亚热带一副热带季风活动特征及其与热力强迫的关系”这一主题,对“亚澳大陆桥”地区对流活动特征及其重要性、东亚副热带夏季风槽和南海夏季风槽的气候特征比较及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变动与大气热源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中南半岛对流首先活跃是一个事实,而这种活跃与苏门答腊地区的热带对流沿“亚澳大陆桥”的季节性移动密切相关。南海一西太平洋热带夏季风的建立与冬季位于苏门答腊地区的对流中心由冬入夏沿“大陆桥”和中南半岛的系统性移动有密切联系。苏门答腊地区(3°N~6°N,95°E~°96°E)对流沿“大陆桥”移动加速是一个先兆信号,正是对流移动的突然加速,对随后中南半岛对流增强有触发作用;中南半岛对流爆发通过释放凝结潜热,在其西侧可强迫出气旋性环流,有利于孟加拉湾东部对流建立(BOB)和副热带高压在该地区上空断裂并东撤,从而导致南海地区对流活跃和夏季风的建立。 (2)东亚副热带夏季风于4月上中旬建立,早于南海夏季风爆发。南海夏季风槽不具备锋面性质,副热带夏季风槽则具备明显的锋面性质。南海夏季风槽建立早且突然,表现为对流层低层正相对涡度突然出现,其撤退缓慢;副热带夏季风槽则是渐进式建立,表现为低层云贵高原、广西地区的正相对涡度逐步向东北方向扩展,其撤退较快。强调南海夏季风槽建立过程中东西风向逆转是一个很明显的标志性特征,而副热带夏季风建立过程没有伴随明显的风向逆转,主要特征是西南风增强。 (3)副热带地区的非绝热加热对东亚夏季风系统的重要成员--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变动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副高北侧的对流强于南侧时,有利于副高南退;伴随着副高北抬,其南侧均有明显的对流潜热加热向北伸展,有利于副高北抬;副高的每一次西伸都伴随着西侧加热的显著增强,并且加热增强先于副高西伸。 (4)阿拉伯海东岸、孟加拉湾地区的异常加热源有利于华南暴雨形成和维持。异常加热源在其西北侧强迫出的高层异常反气旋性环流,使得南亚高压加强偏西,而我国30°N以南地区的大陆处于异常气旋南侧西风气流之下,不利于南亚高压北上,有利于南亚高压在青藏高原南部、华南地区维持,从而使得华南地区位于高压北侧高空西风急流南侧的上升运动区,有利于该区域强降水发生和维持,形成洪涝。
其他文献
目前可以直接观测到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有效工具首推多普勒天气雷达,其高分辨率的特性使我们把握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细微结构成为可能。但是在绝大多数地区,一般只有单多普勒天
由于条件限制,一些地区的气象观测数据常有缺失现象,为获得完整的天气数据,需运用天气数据生成技术生成一定尺度的天气要素时间序列。天气数据生成模型是天气数据生成技术的产物
二次有机气溶胶(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SOA)会降低大气能见度、影响气候变化与危害人类健康,其形成过程的研究是大气化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城市大气中,甲苯是含量
学位
对青藏高原地区地表辐射能收支的研究是青藏高原边界层物理和陆面过程研究当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而准确地测定地表反照率及其变化规律是其关键之一。基于中日合作项目“亚洲
本文利用55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冬半年和夏半年北半球大气遥相关型及其与气候平均温度场之问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1)、在冬半年,北半球大气遥相关路径呈现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