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沉积岩石学、储层地质学等理论研究为指导,在野外岩心观察描述、显微薄片观察的基础上,运用了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综合了钻井、测井、录井等生产测试资料,通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常规物性、压汞分析等测试分析技术,对苏里格东部地区马五1-4亚段的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了地层的岩石学特征、岩溶古地貌特征、沉积微相展布规律及储层的成岩作用类型等,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储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对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域进行评价与预测。通过区域标志层对比、岩性和电性等特征的分析,对研究区马五1-4亚段地层进行了划分和对比。合理、精细的地层划分为沉积相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野外岩心、露头等观察,结合显微薄片、测井资料等,对研究区马五1-4亚段进行了沉积相和沉积微相的划分,确定了储层的沉积相平面分布。该区马五1-4亚段属于奥陶世陆表海碳酸盐岩台地的蒸发潮坪相,可分为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3个亚相和17个微相。其中对储层发育最有利的沉积微相是潮上带膏质云坪,其次为潮间潮上带含膏云坪,次有利的沉积微相是潮间带云坪,较不利的沉积微相是潮下带含泥云坪等。在沉积相、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普通及铸体薄片观察、分析测试资料等,进行了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研究。研究区白云岩储层经历了多种类型的成岩作用,主要有白云石化作用、准同生石膏的生长和交代作用、压实作用和压溶作用、溶解作用、去白云石化作用、重结晶作用和矿物充填作用等。其中,对储层孔隙起建设性的成岩作用为白云石化作用、表生岩溶作用、埋藏溶解作用;对储层孔隙起破坏性的成岩作用为去白云石化作用、各种矿物充填作用等。通过对孔隙演化的研究可以看出含石膏溶孔泥一细粉晶白云岩储层的孔隙最为发育,储层物性最好。根据对储层物性、岩石学及储集空间特征的分析,认为其主要控制因素有沉积微相、成岩作用和岩溶古地貌。其中沉积作用是基础,成岩作用是关键。综合储层控制因素的影响及其平面展布情况,对研究区储层分三类区块进行有利区评价与预测,为下一步的勘探开发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