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北省贫困县涉及燕山—太行山、黑龙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同时包含张承坝上和深山区10个深度贫困县,贫困发生率高、程度深、资金缺口大,脱贫成本高。《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中,把金融服务确定为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要保障,河北省多项政策文件中强调精准扶贫需要财政和金融结合共同发力。因此,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可或缺,发挥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引导和支持作用,转变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方式,撬动金融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对改善贫困地区落后面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在反贫困理论、农村金融理论、普惠金融理论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从政策支持、资金投入、金融服务、金融扶贫方式和成效5个角度,梳理了金融扶贫现状,总体来看河北省金融扶贫政策支持力度大,财政、信贷资金投入规模高,金融机构支持贫困地区的服务水平高,金融扶贫方式多样化。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分析河北省27个贫困县的金融扶贫效率,选取2个投入指标,2个产出指标,2个环境指标进行投入产出效率分析,得出贫困县整体的金融扶贫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除此之外,金融扶贫过程中还存在其他问题和不足,现阶段金融扶贫任务重,缺乏财政、金融政策的有效结合,金融机构的参与积极性不足,金融扶贫方式还缺乏创新,同时还存在一定的信贷风险,风险补偿机制还待完善。基于以上问题,为了提出合理化建议,选取河北省威县、阜平、隆化、四川省平昌县、湖北省勋阳区5个典型的金融扶贫模式,分析各模式的运行机制和特点,得出对河北省发展金融扶贫的启示。最后,结合以上分析,从金融机构、政府、贫困主体和风险分担方面,为河北省发展金融扶贫提出以下相关建议:促进财政、金融部门的协调沟通,创新金融扶贫方式,调动金融机构的扶贫积极性,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建立合理有效的金融脱贫办法。本文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金融扶贫是一种具有可持续性、创新性、需要财政扶贫资金参与的扶贫方式。第二,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分析河北省27个贫困县金融扶贫效率,贫困县整体效率水平仍有改善空间,应依据不同金融扶贫效率水平调整金融供给,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减少金融扶贫的效率损失。第三,分析河北省内外5个地区的典型金融扶贫模式,得出发展金融扶贫应实现多方主体参与、扶贫项目应实现市场化运作、应重视风险补偿机制的作用、金融扶贫应长效可持续。本文创新点:一是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将27个贫困县作为决策单元,分析不同贫困县的金融扶贫效率,并提出效率改进的建议;二是通过分析河北省威县、阜平、隆化、四川省平昌县、湖北省勋阳区5县典型金融扶贫模式,分析运行机制,总结出对河北省发展金融扶贫的几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