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作为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农业大国,一直以来城镇人口远远低于农村人口。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扩张,大量的城市不断兴起,庞大的农业人口涌入城市,即促进了国家生产力的大幅提高,也提升了我国城镇化水平。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大量外资的引入,沿海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工厂大量建立起来,从而促使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了城市并在城市扎根,导致城市人口急剧扩张。在城市不断扩大,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城镇化率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也带来了社会公平受到质疑、人民需求扩大以及环境破坏等问题。特别是农民工涌入城市以后,由于某些制度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他们不能获得同城市居民相同的待遇。因此如何更科学、合理地实现农民市民化,让他们在城镇里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等问题就成了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难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的回顾,结合西方国家城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对如何从中国实际出发,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路子做了初浅的探索。本文主要有五个部分:第一个部分:首先对研究主题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简单的说明并对本文的研究意义、难点和不足进行了阐述。第二个部分:简单梳理了解放以后至今中国城镇化的历程,并对目前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叙述。第三个部分:在总结与中国城镇化发展相关的土地、户籍、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同时并对目前这些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分析。第四个部分:概述了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的过程、特点以及对我国与城镇化相关制度建设的启示。第五个部分:通过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目前我国城镇化现状,积极探讨了与中国城镇化相关制度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