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糖尿病大鼠肝脏组织形态学、血清生化指标及SREBP-1c、JNK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贵阳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wang4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动态研究拟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病变,检测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及C-Jun氨基端激酶(JNK)的表达水平,探讨两者与肝细胞脂质代谢紊乱及凋亡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糖尿病肝脏病变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试验大鼠分为四组:(1)糖尿病组,64只,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0mg/Kg,复制糖尿病模型。(2)正常对照组,37只,饲以普通饲料,腹腔注射柠檬酸盐缓冲液代替STZ。(3)STZ组,42只,饲以普通饲料,腹腔注射STZ30mg/Kg。(4)高糖高脂组,37只,饲以高糖高脂饲料,腹腔注射柠檬酸盐缓冲液。分别在4周、8周、12周、16周检测动物体重(BW)、肝脏重量(LW)、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肝脏 SREBP-1c、JNK蛋白及mRNA的表达;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脏细胞凋亡;比较不同组间的差异。  结果:  1.模型复制成功后4周末、8周末、12周末、16周末,糖尿病组大鼠体重较对照组明显下降,LW则明显上升;高糖高脂组大鼠体重、LW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与其他三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STZ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2.糖尿病组大鼠不同阶段FPG、FINS、TG、TC、ALT、AST与其他三组相比上升明显;高糖高脂组与正常对照组、STZ组相比上升明显;STZ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3.光镜下糖尿病组肝脏细胞脂肪变性、炎性细胞浸润,电镜显示细胞器结构紊乱,间质胶原增加,并随着病程的延长,病变有逐渐加重的特点;高糖高脂组肝脏也出现以上病变,但不如糖尿病组严重;正常对照组、STZ组肝脏无明显病变。  4.糖尿病组细胞凋亡有随着病程延长而增高的趋势,与其他三组相比上升明显;高糖高脂组各阶段细胞凋亡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STZ组;STZ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5.造模型成功后糖尿病组 SREBP-1c、JNK蛋白及mRNA的表达高于其他三组,而且有随着病程的延长增加的趋势;高糖高脂组与同阶段正常对照组、STZ相比升高明显;STZ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6.相关性分析显示糖尿病组大鼠各阶段脂肪变性指数与SREBP-1c蛋白表达呈正相关;肝细胞凋亡指数与JNK蛋白表达呈正相关。  结论:  1.持续高血糖、胰岛素抵抗可导致糖尿病大鼠肝脏病理形态发生明显改变,主要表现为肝酶异常,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增加,且随病程发展病变逐渐加重。  2.只注射小剂量STZ不会对肝脏产生明显病变。  3.高糖高脂喂养大鼠可产生胰岛素抵抗,肝脏也可发生病变,但不及糖尿病组严重。  4.拟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内SREBP-1c的表达升高,与糖尿病大鼠肝脏脂质代谢紊乱有关,且SREBP-1c表达水平与肝细胞脂肪变性指数呈正相关。  5.拟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内JNK表达升高,参与了肝脏细胞凋亡,且JNK表达水平与肝脏细胞凋亡指数呈正相关。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