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贸易的深化发展,一个国家既出口某种产品又进口某种产品的新贸易模式逐渐产生,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这种新贸易模式,逐渐发展出了产业内贸易理论。作为东亚最重要的两个经济体--中国与日本,发展产业内贸易对两国对外贸易水平的提升都有着显著的作用。但是,当前产业内贸易研究的重点多集中于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中日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的讨论,以期为促进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丰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内贸易的研究。本文首先详细阐述了产业内贸易的主要理论,介绍了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测度方法,并以此为基础计算了中日产业内贸易的总体水平,结果显示:中日产业内贸易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贸易模式逐渐由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转变。中日产业内贸易额增长迅速,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额的比重达到98%,特别是SITC7机械与运输设备类产品表现突出。其次,本文运用GHM分类法以及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进一步讨论了中日产业内贸易的类型和动态发展特征。结果显示:中日产业内贸易是以基于要素禀赋差异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从动态发展趋势上来看,中日贸易的增量主要以产业内贸易增量为主,且集中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上。最后,本文利用Eviews6.0软件对中日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技术进步、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以及中日人均收入水平差距是影响中日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日产业内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第一,促进企业创新与产业升级,提高产品研发投入;第二,大力引进日本对华投资,提高外资利用质量;第三,促进企业集中与产业集聚,发挥规模经济效应;第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合理分配国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