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末21世纪初,全球进入信息时代,大量历史建筑在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随着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众多产业生产机构与仓储设施被废除或被转移到城市新区,因而遗留下来相当数量闲置的产业遗产。虽然这些厂房群落已经结束了曾经灿烂的工业生产任务,但是它们的使用功能还远远没有结束。西方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从大拆大建的城市建设,转向以历史建筑适应性再利用为特征的新城市复兴的浪潮里。我国面对城市的快速更新,如何拯救城市中这些承载着历史和文明的产业类历史建筑成了国内建筑界热切讨论的问题。因此本文以汉口青岛路十号平和打包厂再利用的设计为例,找寻产业类历史建筑自我更新的思路、方法。第1章是绪论部分。在第2章中论述了汉口原英租界产业类历史建筑的分布情况,解析了本建筑不断扩建的过程,并结合现状调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析基地与城市的关系,基地与街区的关系和基地建筑本身,又结合政府宏观规划,分析基地所受的影响,由此从客观角度转向了对基地建筑主观讨论,阐述了其实用价值与非实用价值,进而明确了再利用前的基础研究,为平和打包厂适应性再利用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在第3章中结合SWOT战略,分析本建筑整体发展方向,得出具体功能空间策划,结合设计原则,针对改造前的问题,归纳出本建筑三个方面的设计特色,并结合具体的改造方法,从建筑结构、表皮到建筑内部空间、外部环境的改造,其后对建筑细部进行逐一的分析,提出具体的改造手段,进而完成对平和打包厂适应性再利用设计,问题和矛盾的系统研究和探讨。在第4章结合平和打包厂适应性再利用的设计分析,从历史建筑的评价体系、改造方法的可操作性到产业类历史建筑再利用的可行性三个角度进行总结,并反思了本设计的不足之处,最后得出产业类历史建筑改造的两点启示,期待可以为今后城市中产业类历史建筑的再利用提供可借鉴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