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弥尔顿的《失乐园》中,当天使米迦勒把亚当领上伊甸园中最高的山峰上将未来的事启示给他时,夏娃并不在场,而是被米迦勒安排在山下睡觉。但是当天使拉斐尔降临伊甸园时,夏娃却可以聆听拉斐尔和亚当的对话。同样是奉上帝之命向人类传达神意,后者却可以让夏娃参与其中,听取神意。显然,夏娃在米迦勒启示人类未来过程中的缺场是诗人弥尔顿的刻意安排。
夏娃缺场的原因有很多。本文通过文本分析,文本比较和社会文化背景研究从夏娃在信息传递顺序中的位置,夏娃在亚当道德发展中的作用,弥尔顿在预言情节上对前人的参照和模仿以及弥尔顿对英国十七世纪关于女性地位辩论的回应这四个方面来探讨夏娃缺场的原因,指出其在米迦勒预言中的缺场是一种必然。
本文认为夏娃在米迦勒启示中的缺场是与夏娃在信息传递中的位置密切相关的。弥尔顿在《失乐园》中建立了严格的等级链条,它们贯穿于天堂,伊甸园,地狱三界。等级关系决定了《失乐园》中信息传递的顺序。在《失乐园》中夏娃附属于亚当,因此神意应该由亚当直接传达给夏娃,而非米迦勒。夏娃的缺场同样是亚当道德发展的结果。本文认为亚当在伊甸园中的道德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夏娃和拉斐尔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而第二阶段是在米迦勒的启示中完成的。当米迦勒启示亚当人类未来事情的时候,夏娃已经完成了其在第一阶段中的作用,所以在亚当道德发展的第二阶段她没有必要在场。从文本比较进行分析,夏娃的缺场也可能是因为弥尔顿受到其它相关作品在预言情节设置上的影响,特别是受到十六世纪法国作家杜·巴塔斯作品的影响。从时代背景方面进行分析,夏娃的缺场是弥尔顿受到英国十七世纪关于女性地位辩论影响的结果。弥尔顿分别将夏娃在拉斐尔和亚当对话中的在场和她在米迦勒预言中的缺场作为回应关于女性地位辩论双方的两个方面。同时夏娃在米迦勒预言中的缺场也是弥尔顿关于两性关系观点结论的落脚点。弥尔顿试图通过回应英国十七世纪关于女性地位的辩论来巩固原有的两性关系。
理解夏娃在米迦勒启示中缺场的原因对理解整篇史诗的主题意义重大。其缺场的必然性也是诗人思想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