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命线系统的非工程减灾措施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anghu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线系统是城市的动脉和神经,其安全关系到城市建设和生产的正常运行.生命线系统的减灾包括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但理论研究和减灾实践领域都“重工程性措施,轻非工程性措施” 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是防灾减灾体系的两个方面,两者功能各不相同,工程性措施是生命线系统减灾的物质基础。随着灾害损失的变化以及网络等新型生命线系统的出现,工程性措施存在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加强非工程性措施就非常必要。非工程性措施包含的内容丰富,论文系统研究了灾害损失评估、灾害管理模式、减灾立法、灾害损失补偿、防灾减灾教育等方面,并建立了减灾绩效的评价模型。 损失评估是灾害管理的基础,在借鉴美国、新西兰等国家生命线系统灾害损失评估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于我国生命线系统的“两阶段一三层次”评估方法。即根据评估目的不同,分定性和定量“两个阶段”对生命线系统面临的灾害、系统的易损性及灾害损失进行评估。在第二阶段的定量分析中,因受现有资源、评估时间和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可分为三个评估层次,各个层次的评估内容及所采用的模型和方法都有一定的差异。本文以电力系统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说明。 在灾害损失评估的基础上,结合生命线系统及其灾害损失的特点,提出了NRLC灾害管理模式,即从“国家-区域-地方-企业,(National-Regional-Local-Co.)”四个层面,构建城市生命线系统灾害的垂直管理体系。NRLC管理模式便于实施跨区域救灾和灾害的分级管理,满足了城市生命线系统之间互相影响的特点,有利于优化配置减灾资源。 政府的减灾措施中,最重要的是强化法治意识,完善减灾的法律法觑。我国城市生命线系统以灾种为对象进行立法,难以构成有机的体系,存在部分标准、规范与国际不能接轨的现象,另外对生命线系统的人为灾害和网络等新型生命线系统立法的空白较多。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美国城市生命线系统现行的防灾减灾技术规范和指南,这对我国生命线系统在灾害技术立法方面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灾害损失补偿可以分为政府补偿、市场补偿、社会补偿及自我补偿,根据灾害损失的特点和补偿机制的效率差异,提出了适合我国城市生命线系统灾害损失补偿的理想组合比例,强调以保险为代表的市场补偿居支配地位。但由于生命线系统的灾害保险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应该充分发展保险风险证券化、风险储备金及运营融资市场化等其它市场化补偿方式。 安全教育是最有效的灾害救助方式,生命线系统的安全教育可以从“国家的安全文化教育—生命线企业的安全培训—公民个人的安全文化意识”三个层面进行。对于企业而言,应加强对安全培训方式的创新和培训效果的评价,本文建立了企业安全培训考核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效益评估是减灾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非工程性措施,可采用成本效益分析(CBA)和数据包络(DEA)两种方法评价减灾效果,本文建立了基于CBA的全寿命周期成本计算模型和基于DEA的减灾绩效评价模型,并将DEA模型应用于某地铁项目减灾效果的评价中。 论文系统研究了非工程性减灾措施,丰富了灾害管理理论,并对我国城市生命线系统灾害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机械制造业是国家工业体系的重要基础。它的发达与否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在满足用户需求、快速响应市场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机械制造
在电子政务的实施过程中涉及到了政务流程的整合、重组和优化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对政务流程有全面、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为此,需要对政务流程进行形式化描述,用模型化的方法对
在信息量极大丰富的今天,存在的最大问题并不是信息的缺乏或是不足,而是信息量的激增已经超出了人们处理信息的能力,信息的检索和利用成为了目前最大的问题。如何针对不同用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