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系统研究不同粒度锂辉石矿的浮选行为和泥质矿物等对锂辉石浮选行为的影响规律,对锂辉石矿的选择性碎解和矿泥的处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基于“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系统开展了不同粒度锂辉石、石英、长石的单矿物和泥质矿浮选试验,借助多种测试技术,结合EDLVO理论和浮选溶液化学计算,对不同矿物浮选及其差异性的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对四川甘孜州呷基卡锂辉石矿进行了浮选试验,得到了以下结论:1.在使用两性捕收剂YOA时,-0.100+0.075mm和-0.075+0.038mm粒级锂辉石浮选回收率高于-0.200+0.100mm和-0.038mm两个粒级;加入活化剂氯化钙后,四种不同粒级的锂辉石回收率均升高,可浮性随pH的升高而增强,但-0.100+0.075mm和-0.075+0.038mm粒级的回收率仍高于-0.200+0.100mm和-0.038mm粒级,在pH大于12的条件下,-0.100+0.075mm和-0.075+0.038mm粒级锂辉石的回收率分别达92.3%和86.6%。因此,试验条件下,锂辉石最佳的浮选粒度范围是-0.100+0.038mm。2.采用NaOH调浆时,-0.038mm粒级泥质矿对锂辉石可浮性影响较大,其他粒级的影响较小;随着泥质矿混入量的增加,锂辉石回收率逐渐下降;当泥质矿混入比例为3%时,锂辉石回收率由75%直接下降到了25%。采用Na2C03调浆时,随着Na2C03用量的增加,四种不同粒级锂辉石及-0.038mm粒级泥质矿回收率均逐渐降低。由此可见,泥质矿对锂辉石的浮选影响大,增加Na2C03用量虽不利于锂辉石的浮选,但利于增强对泥质矿的抑制。为此,通过浮选溶液化学分析得出,浮选中加入Na2C03调浆,对矿物可浮性产生影响起主要作用的成分是HCO3;浮选中加入钙离子后,在强碱性条件下引起锂辉石回收率迅速升高的有效成分是Ca(OH)+。3.附着行为试验和镜下观察试验表明,-0.038mm粒级泥质矿在-0.100+0.075mm粒级锂辉石表面无罩盖或者附着现象发生EDLVO理论计算表明,pH=12时,在浮选体系下,当颗粒间(-0.038mm粒级石英、长石和泥质矿与-0.100+0.075mm粒级锂辉石)的距离大于1.5nm时,锂辉石与石英、长石、泥质矿间的总势能为正值,表现为排斥力,矿物颗粒处于分散状态。4.吸附量试验表明,在碱性条件下,捕收剂YOA在-0.038mm粒级泥质矿表面的吸附量远大于其在-0.100+0.075mm粒级锂辉石表面的吸附量,捕收剂YOA会优先吸附在泥质矿表面;同时,随着泥质矿混入比例的增加,捕收剂YOA在矿物表面的吸附量增大,这都说明了泥质矿的加入会大量消耗捕收剂,影响锂辉石的浮选,同时增加药剂用量和生产成本,生产实践中应重点关注细粒级泥质矿的影响。5.针对原矿含Li2O1.42%的四川甘孜州呷基卡锂辉石矿石,磨矿细度为70%-0.075mm,药剂用量Na2CO31200g/t, NaOH500g/t, CaCl220g/t, YOA200g/t,采用“机械脱泥-浮选”的工艺流程,可获得精矿Li20品位6.26%,回收率83.12%的良好闭路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