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归因理论是目前解释学习动机最有系统的理论。自1958年海德第一次提出归因理论以来,这个理论在心理学领域和社会心理学领域都引起了极大的兴趣。海德之后,很多学者专家都致力于归因理论的相关研究。其中以维纳的影响最大。维纳将归因理论推广到教育领域,他提出的归因的三个维度以及归因的影响,能够很好的帮助我们理解对学业成败的不同归因如何影响学习者的后续学习行为。然而,目前关于归因理论的研究多集中在教育心理学领域,在外语教学领域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本研究旨在调查大学生英语学习归因倾向的特点,以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影响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因素,促进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本研究以归因理论为基础,采用问卷的形式,调查了华中师范大学213名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归因方式,分析其特点,并探讨了归因倾向与性别,专业,语言水平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类似问卷,调查了华中师范大学33名英语教师对学生学习成败的归因特点。在此基础上对教师归因倾向和学生归因倾向进行比较。最后,通过学生访谈,探讨大学生英语学习归因倾向的成因。调查发现,大学生归因倾向整体上呈良性、积极的态势,倾向于用内在可控的原因解释学习成败;但是这个良性态势极易受到影响。而且,大学生归因倾向因性别、专业和语言水平的不同而不同。数据显示,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做外在归因;高水平学生对学业成败习惯做内在归因,而低水平学生倾向于对成功做外在归因,对失败做内在归因;另外,文科学生倾向做内在归因,而理科学生倾向于外在归因。调查还发现,教师归因倾向和学生归因倾向也存在差异。教师倾向于把学生英语学习成败归因于努力和教学方法,而学生归因于运气和任务难度。最后,学生访谈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从中总结了学生归因的三个主要来源,即个人经历,他人的影响和自己的观察。基于本研究的发现,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应提高教师以及学生对归因及其影响的重要性的认识。同时,教师应该在学生中倡导内在可控的积极归因方式,避免消极归因方式带来的不利影响,帮助他们维持积极的学习态度,调整学习行为,取得外语学习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