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双季茭品种葑红早和单季茭品种蒋墅茭为试验材料,运用生理生化分析手段并结合同位素(14C)示踪技术及去叶试验,研究了茭白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各部位的养分状况及养分在茭白体内各器官中的转移与分配,对茭白养分转运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两品种茭白植株体内的各类碳水化合物的质量随着生育的进程不断增加,整个生育期总糖含量最高,其次为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较低且变化相对较小。淀粉含量变化较大,尤其是在孕茭期和膨大期的短缩茎和肉质茎中,说明淀粉是肉质茎膨大过程中主要贮藏物质。 苗期植株生长主要靠母墩中贮藏的养分,此时母墩短缩茎是“源”,新生叶是“库”;孕茭前植株的养分首先送往短缩茎,当短缩茎积累达一定程度而肉质茎尚未膨大时叶片自身积累;肉质茎开始膨大后,短缩茎内积累的养分送往肉质茎,叶片、叶鞘也向肉质茎中输送中输送养分,但肉质茎的膨大主要靠短缩茎中的养分。植株当年生长过程中养分的走向为“叶片→短缩茎→肉质茎”。 饲喂叶所测得的放射性活度最高,与之直接相连的叶鞘、饲喂分蘖短缩茎的放射性活度也处于较高的水平。位于饲喂叶片以下的叶的放射性活度水平较低,说明茭白叶的同化物主要向其上位叶输送,使之得以形态建成;孕茭前14C同化物在短缩茎分配率较大,而叶片、叶鞘较小,说明短缩茎是养分贮藏的“中间库”;膨大期养分短缩茎的移出率最高,叶片其次,叶鞘最低,说明肉质茎膨大的物质来源主要是前期在短缩茎中贮藏的养分;两品种饲喂分蘖叶片、叶鞘、短缩茎放射性活度的总下降量要大于饲喂分蘖肉质茎的放射性活度,说明一个分蘖所积累的同化物质和光合作用产生的同化物质在其自身肉质茎膨大之后会将养分送往其他正在孕茭的分蘖。 两品种之间生长发育过程相似,所以生育期各项测定指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两品种茭白植株的养分转运规律相同,与表观物候期一致。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根据氮、钾含量变化趋势及各种肥料的特性,建议在生产上根据植株在不同生育期的需肥特性分期合理施肥:分孽期宜多施氮、钾肥,促进光合面积的扩大;孕菱期前应增施钾肥,促进养分的转运,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养分转运效率,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干重/鲜重在孕菱期开始后的下降说明水分供应在这一段时期有重要作用,栽培上要注意水分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