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科书是达成语文课程目标的主要依据,是语文教学活动最主要的凭借,也是学生获得身心发展的重要资源。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主旋律。因此,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本,应该成为新时代编写语文教科书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归宿。自觉地站在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角度审视既有的语文教科书是语文教育研究者的现实使命。我国语文教育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这既为研究语文教科书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编写经验,但同时也给教科书编写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表现为编者和研究者对“选文”的兴趣、为“教”而编和编写中的“经验主义”等倾向。有见于此,研究教科书助学内容则具有极大的必要性和现实紧迫性。而新课标实验教科书的问世,则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人教社1993版、2001版和苏教版新课标教科书,从内容和形式入手,在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中,从学理上对其助学内容的编写进行阐释、批评和重构。教科书助学内容是系统和过程的统一。所谓系统状态是指教科书助学内容是由各个部分或要素的有机联系所构成的系统有机体。所谓过程状态就是助学系统的孕育、产生、发展过程。只有真正弄清楚助学系统的过程状态才能更好地把握其现实系统。所以,有必要研究助学内容的历史演进过程。历史地看,注释、评点是我国古代语文教科书助学内容的主要形式。到“五四”时期,练习设计加入是助学内容的一大突破。《国文百八课》开创了将助学内容融入到单元组合形式的先例。此后,文学作品插图进入教科书,使助学内容日益丰富。改革开放以来,助学内容走向系统化,呈现出有序、关联、整体的特征。随着人们对教科书功能认识的深化,人们逐渐体认到教科书不仅是“教材”,更是学生的“学材”,因此,教科书加大了指引学生自学的力度。跨入新世纪,我国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编出特色,希冀超越,是助学内容追求的新境界。助学内容在教科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功能。它在落实课程目标、明确课程内容、引领学生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地说,教科书助学系统的功能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提示教法,指点学法;历练语文能力,发展智慧结构;拓展语文知识,沟通课堂内外;彰明编辑意图,凸显教科书的整体性。就助学内容而言,人教社敢于挑战自我,在继承中创新,体现了稳中有变、精益求精的特点。在人教社新版和苏教版比较中可以看出,二者都着力体现新课程理念,都重视助学内容的功能发挥。相比之下,苏教版助学内容的开放性、独特性、灵活性更大。在比较中发现,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助学内容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单元导语、课文导读等编写程式化、导读的浅表化和泛人文性等倾向,练习形式还嫌单一,插图的科学性、实效性还有待提升,旁批评点文字的目的性尚须进一步明确等。就助学系统的编排形式而言,人教社新版比旧版有了很大改进,表现出对教科书助学系统作用的新认识。从人教社新版和苏教版比较来看,助学内容呈现方式都表现出时代气息和现代意识,显示出教科书与时俱进的特点。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三套教科书助学内容各要素与教科书其它内容之间的编排形式都显得单一、模式化。在对教科书使用者对助学内容设计意见的调查中,可以看出,虽然新课标教科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但也反映出教科书助学内容的编制还有较大的改进余地。鉴于以上问题,笔者对教科书助学系统设计编写的建议是:(1)从编制理论来说,借鉴多样化的理论观点来指导和思考教科书助学系统内容设计。借鉴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以明确助学目标;借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助学理念;借鉴多元智能理论以丰富助学内容。(2)从编写体制上说,要综合考虑影响教科书助学内容编写的外部因素,以发挥助学系统的综合效应。(3)从助学内容上说,要转变积习的知识观,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指引学习方法,以真正体现助学内容为学生服务的观念。(4)从助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说,要努力寻求助学效益最大化的呈现方式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