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驱采出乳状液稳定机理及破乳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bo_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CO2驱技术在油田的应用,CO2驱采出液如何处理的问题随之产生。本文针对CO2驱技术特点,通过PVT模拟,分析CO2驱对采出油、水性质的影响,通过Turbiscan稳定性分析、动力学模型拟合及单滴法等,研究CO2对采出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分析影响乳状液稳定性的因素,利用瓶试法确定CO2驱对采出液破乳的影响,筛选出破乳剂,并进行了破乳影响因素分析,最后对破乳机理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CO2驱模拟采出水中,随着CO2压力的升高,碳酸根含量下降,碳酸氢根先增加后下降,两者总含量有所增加。Ca2+、Mg2+及Fe3+浓度均有所下降。与CO2作用后水相pH略有降低。采出水中通入CO2后产生絮状的Fe(OH)3沉淀,随着注入CO2压力的增加,产生的颗粒粒径总体上由大变小,分布上先分化后趋于均匀,沉淀量在570-640mg/L内。CO2驱模拟采出油随着压力的升高反常点、析蜡点及粘度增大。   CO2驱模拟采出乳状液稳定性较原始样品增强,且随着压力的增加稳定性逐渐增加。通入CO2后水相离子及pH的变化对W/O型模拟乳状液稳定性影响不明显,油相与CO2作用后,随压力的升高乳状液的稳定性先增大后略有降低。固体颗粒对乳状液的稳定性影响明显,随颗粒浓度的增加体系稳定性先增加后有所降低,且分散到油相中稳定性强于水相;固体颗粒分散到水相中并与CO2作用后形成的乳状液稳定性比未加压时增大,且随压力的增加稳定逐渐变大;固体颗粒分散到油相中并与CO2作用后形成的乳状液稳定性强于水相及不加压的情况,且随压力增加稳定性先增加后平缓;与CO2作用后水相中产生的颗粒粒径减小,油相中颗粒的亲油性改善,界面膜强度增加。   加入破乳剂后,CO2驱模拟乳状液较破乳难度加大,室内破乳剂筛选得到KD-1具有较好的破乳脱水性能。CO2后模拟采出液达到外输要求所需的沉降时间增长,破乳温度升高,破乳剂用量增大,正交实验结果发现各因素对破乳的影响排序为温度>压力>破乳剂浓度。破乳剂可以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及油水界面膜强度,界面流变性测试表明破乳剂可以减小油水界面弹性。
其他文献
本刊讯5月7日,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教育厅党组召开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书记、厅长唐咸仅主持会议并讲话.与会人员集中学
期刊
作为公共文化机构,博物馆通过搜集、保存、研究人类在生存发展过程中留存的遗物,形成有逻辑的知识体系,再以展览形式将这些知识具象化,传递给社会.近年来,随着博物馆社会化的
并联机构相比于串联机构具有高精度、误差不累计、刚度大等特点,引起了国际上的高度重视,但是并联机构的大部分研究集中在以Stewart平台等经典机构上。随着工业的发展,许多具
假期里,地理老师布置了阅读地理书籍、写读书笔记的作业,兴奋好奇之余,又苦恼如何选择,最终选定《五洲风情》(如图1).这本书主要讲述世界五大洲不同国家的风俗文化,有的令人
期刊
苏14井区是苏里格气田开发的先导试验区,苏14三维区是苏14井区的重要生产试验区块,含气主力层位盒8与山1段储集层具有低孔、低渗特点。通过对苏14井区三维区盒8、山1段储层地
随着互联网日益深入社会生活,以网站作为对外的展示窗口,进行内外信息交流,已成为大众的迫切需要。本系统研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
生态建筑是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而产生的,使人们的居住环境能够实现节能、环保,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空调是现代建筑空间布置中重要的部分,有一些环境问题是有空调所引起
随着微机电系统的不断发展,机电产品日趋复杂化、精密化和高性能化,在航空航天、医疗设备、电子工业和国防装备等领域小孔结构的应用日益增多,且广泛采用高性能材料,这使得微小孔的加工面临极大的挑战。电火花加工(EDM)作为一种微小孔加工的常用方法,传统上多采用液体工作介质,加工稳定性好,但电极损耗偏大。国枝正典等学者用压缩气体作为工作介质,创造性的提出了气中电火花加工,显著降低了电极损耗,甚至出现了负损耗
拖曳系统主要由拖曳母船、拖缆和拖曳体三部分组成。拖曳体通常其本身没有推进功能,依靠母船拖带运动,可携带各种仪器设备进行近海底、远距离、长时间的海底地形地貌、浅层地
水平井是气藏增产及区块接替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之一,水平井的开采是提高油气井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特别是低渗油藏、有垂直天然裂缝或垂向渗透率远大于水平渗透率的油藏,有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