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整本书阅读”是课标的学习任务群之一,“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是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的必然要求。笔者以《艾青诗选》为研究对象,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艾青诗选》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艾青诗选》是统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名著导读模块的必读书目,作为现代诗歌选集,有着极大的教学价值。开展《艾青诗选》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有利于明确《艾青诗选》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价值,并为一线教师提供可参考的《艾青诗选》导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本书阅读”是课标的学习任务群之一,“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是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的必然要求。笔者以《艾青诗选》为研究对象,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艾青诗选》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艾青诗选》是统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名著导读模块的必读书目,作为现代诗歌选集,有着极大的教学价值。开展《艾青诗选》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有利于明确《艾青诗选》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价值,并为一线教师提供可参考的《艾青诗选》导读策略。全文共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立足课标、教材,阐述《艾青诗选》作为整本书阅读篇目的教学价值,根据教学价值确立导读目标。发现《艾青诗选》的教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学生语文本体知识的掌握、对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对爱国主义的价值引领这三方面上。第二部分,在明确《艾青诗选》教学价值的基础上,针对教师指导现状和学生阅读现状开展《艾青诗选》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调查,并根据导读目标分析当前《艾青诗选》整本书阅读在实际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第三章导读策略的提出提供实践基础。第三部分,根据第一章的导读目标和第二章的问题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合《艾青诗选》整本书阅读的导读策略,包括阅读方法指导、阅读活动设计和阅读效果测量与评价三个方面。
其他文献
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曾被选入多个版本的语文教科书,现行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也将其选入,但这套教材的编排方式出现了较大的调整。如何在具体教学中把握现行统编版教材的特性,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提出的教学理念,是有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本文基于前人文献综述、一线现状调查、教材梳理对比、教学案例分析,并结合新课标精神,提出《为了忘却的记念》的教学建
古诗文阅读是中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占据较大分值,其在不同省市的考查方式存在差异,部分省市试题命制具有形式相对固定,测试内容单一的特点。而近年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理念,对古诗文阅读试题命制提出了挑战。本文就浙江省2013年到2022年的中考96套试卷中古诗文阅读试题进行考察分析,从选文、测试内容及考查方式和测量目标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中考古诗文阅读的试题命制与教学提出思考
《庄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随着新课标、新教材的变化,统编教材中的《庄子》选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往的《庄子》教学形式单一,内容单调,因此如今的教学对《庄子》的教学研究有迫切的要求。本文立足于《庄子》课文,对统编教材的编写进行审视和分析,试图洞察教材中体现的教学理念,从中获得启示,以期为教学提供指引;通过对《庄子》教学研究现状的分析,寻求改进教学的切入点,提出教学策略。本文第一章对统编教材《庄子
戏剧的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的戏剧教学都处于被轻视的地位。同时,传统戏剧教学过度倾向于剧本阅读的教学模式,也导致初中语文戏剧教学的独特价值无法得到发挥,教学效果低下。然而,随着教学的不断改革,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出现了单独设置的“活动·探究”戏剧单元,意图以“活动·探究”的方式实现戏剧单元教学。在此背景下,理解“活动·探究”戏剧单元的意义、特点,并探
史传文在文言文教学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被视为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还承载着培养学生学习传主优秀的精神品质和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功能,历来受到教材编者和命题者的青睐。但纵观史传文教学现状,许多教师对于史传文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厘定,并未鲜明地反映出史传文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性,加之史传文篇幅冗长、内容繁多、难度颇大,学生难以理解并加以掌握,传统的翻译法和串讲法导致学生对其学习兴趣不高
苏洵的《六国论》曾被选入多个版本的语文教科书,现行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也将苏洵的《六国论》选入其中,但这套教材的编排方式出现了较大的调整,并且《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也透露出新的教学理念,这些都给一线教师开展阅读教学带来一定困惑。本文通过对收录过《六国论》不同版本的高中语文教科书进行梳理,分析通过各数据库检索出来的《六国论》教学案例(包括教学实录、教学设
在当前语文教学实践中,比喻虽然受到重视,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喻教学比较浅、较窄。这些情况都与《义教课标(22年版)》中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指向相悖。本文尝试探索比喻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关系,找到初中比喻教学的可为之处,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为当前比喻教学提供建议,改善比喻教学。本文首先对比喻与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进行辨析,进而探索二者的内在关联,分别从比喻与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方面
夏衍的《包身工》被公认为报告文学的典范。80年代以来,人教社高中语文教材几乎都收录了这篇课文,是一篇名副其实的“老课文”。统编教材同样收录了该作品,但是与以往教材的编纂方式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应该如何认识统编教材的设计意图,充分发挥统编教材的优势进行教学?同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学习任务群”进入了语文教学视野,成为教育教学界研究的热点,并产生了大量的教学理念分析与教学建
曹勇军老师是江苏省首批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曾获得江苏省先进工作者、南京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主持“江苏省语文课程基地”建设,开发出“经典夜读小组”“玄武湖明月诗会”“校园戏剧节”“古诗词吟唱节”等系列语文校本课程,践行“生活化语文”的教育追求。曹勇军老师的教学实践卓有成效,他主张的生活化教学观对当前中小学语文教育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生活化教学观又影响了曹老师的阅读教学,他认为应当在生活中学
《水浒传》作为我国不可追攀的文学经典,被列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名著导读部分,标志着《水浒传》以整本书阅读的姿态进入中学教学。与此同时,笔者通过调研发现中学语文《水浒传》阅读教学的问题层出不穷,主要体现在教师教学《水浒传》时方法较为单一、不愿意教或不教。学生读《水浒传》时,对于人物形象的认知呈现标签化刻板化的现象、对于前后情节缺乏关联理解的能力、对于主题的认知也较为单一,体现了学生阅读《水浒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