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是一项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统筹的国际学生能力评估项目,旨在对将要完成义务教育的15岁学生参与社会的基本素质做出评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完善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发布监测评估报告。为达成此目标,我国于2015年公布并实施了《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这标志着被社会称为“中国特色PISA"(本文称为PCSA, Program for Chinese Student Assessment,中国学生评价项目)被揭开面纱。虽然PCSA与PISA在评价对象、质量观、质量维度、评估技术和评价结果运用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但因中国特色PISA为初生之物,无论是设计还是实施方面都无成功经验可以汲取。是故,学习、借鉴PISA成功经验,对提高PCSA的执行力和有效性,完善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定有裨益。本文借鉴比较教育学家贝雷迪的比较研究“四阶段范式”,即采用描述、解释、并列、比较的思路进行。论文内容结构分为四个部分:首先,简要介绍了PISA和PCSA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两者的背景、内容、特点及功能;其次,从质量观,质量维度,质量标准,评价技术和评价结果的运用等五个维度对PISA和PCSA进行对比分析,以揭示两者的异同点;再次,在异同比较的基础上,以PISA为参照,进一步探讨我国实施PCSA面临的突出问题及成因;最后,提出了全面有效实施PCSA的若干政策建议。经过比较,本文指出:PISA和PCSA存在的相同点主要表现在二者均倡导全面、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均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综合素养为质量维度;均注意质量标准的多样化与弹性化;均以现代测量理论为指导,注重问卷和访谈相结合,强调教师和学生的“双维”监测;均强调将评价结果用来指导政府政策制定,改进学校教育教学。不同点则集中体现于PISA主要考察15岁学生的阅读、数学、科学、问题解决能力及财经素养,而PCSA重点监测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在语文、数学、科学、体育、艺术及品德发展水平;PISA评价标准更加细化与多元,而PCSA没有形成一套统一而又科学的评价指标,各项评价标准内容之间的独立性有待商榷;PISA强调机制保障和结果的跟进与问责,而PCSA侧重分等级汇报,并没对结果的效力及跟进给予说明。由于受我国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的影响,实施我国PCSA目前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质量认识不统一;重结果轻过程倾向;公平性不足;主体专业化水平低;评价技术适用性及评价结果真实性问题。为此,为确保PCSA能够全面有效地实施并达成预期目标,必须:广泛宣传以更新和统一质量观;聚集变化以丰富评价内容;完善标准来保证评价公平;引入第三方评价以提高评价专业水准;运用新技术以提高评价结果的信度与效度;健全法律、监督及问责机制以提升评价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