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属所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疫区分布广泛。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我国内蒙古地区布病的发病率约64.86~77.79/10万人年。布病的临床表现异质性高,若治疗不及时、不规范易迁延反复而慢性化,可发生各种并发症而严重影响预后。骨关节受累是布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关节炎,可导致骨与关节的损伤,甚至出现严重的功能障碍,有较高的治疗失败率。国外一些研究表明布鲁氏菌病性关节炎可检出血清自身抗体阳性,国内尚无无类似的报道。我国布鲁氏菌病性关节炎受累关节分布也与国外研究有所不同。本研究应用调查表采集内蒙古地区布鲁氏菌病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关节受累的影像学资料,并且收集血样进行血清自身抗体的检验,研究内蒙古地区布鲁氏菌病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特点及血清学免疫异常的相关性,为布鲁氏菌病性关节炎的免疫学治疗提供新依据。方法对2019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期间内蒙古地区多家医院收治的布病患者进行病例调阅,布病确诊病例诊断依据WS 269-2019《布鲁氏菌病诊断》。选择其中有关节受累症状且有明确影像学资料,并排除其他可能引起关节症状体征的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等)以及其他已知的可能会造成关节症状或反应性关节炎的感染性疾病(如风湿热、病毒性肝炎、莱姆病等)。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入组病例的详细资料进行登记记录,包括人群特征、流行病史、布病实验室检查方法及结果、病原学分离结果、辅助检查结果、临床分期、关节外表现、受累关节分布、影像学检查和治疗方案等。入组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采集血样,血样离心后取上清液移至冻存管,保存于-80℃医用超低温冰箱。将调查表及血样匹配并编号,使用散色比浊法检测血清Ig M型类风湿因子(RF)、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Ig G1型抗核抗体(ANA)。利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数据,利用IBM 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不服从正态分布者以中位数和四分位数范围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变量间的比较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的两两比较选用LSD检验,Levene法检验方差齐性。Ig M型RF、抗CCP抗体、Ig G1型ANA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中共纳入234例符合条件的布鲁氏菌病性关节炎患者,男女性别比为2.71:1;年龄范围为6-78岁,平均年龄为45.97±13.90,41-60岁人数所占比例最高(57.69%);民族以汉族为主占64.96%,蒙古族占比32.90%。职业以农民居多为65.81%,其次为牧民占18.80%。动物接触史主要以牛、羊均接触204例,占88.31%,主要接触方式为饲养和放牧198例,占84.62%。临床分期以急性期居多,占44.02%,慢性期其次,占32.05%;布鲁氏菌属分离率为37.18%,急性期血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亚急性期及慢性期(P<0.001);辅助检查中急性期患者HGB低于亚急性期(P<0.05),急性期ALT、AST高于亚急性期及慢性期(P<0.05),急性期TP、ALB低于亚急性期及慢性期(P<0.05),急性期CRP、ESR高于亚急性期及慢性期(P<0.05)。关节外表现主要为发热133例(56.84%)、乏力149例(63.67%)、多汗125例(53.42%)、腰背痛101例(43.16%)、消瘦55例(23.59%)。关节受累中最常见的是外周关节炎、其次为脊椎炎和骶髂关节炎。其中外周关节炎包括膝关节炎96例(41.03%)、髋关节炎64例(27.35%)、肩关节炎43例(13.68%)、踝关节炎20例(8.55%)、指、趾关节11例(4.70%)、腕关节10例(4.27%)、肘关节6例(2.14%)、胸锁关节2例(0.85%);脊椎炎中腰椎55例(23.50%)、胸椎22例(9.40%)、颈椎7例(2.99%)、骶椎3例(1.28%);骶髂关节炎5例(2.14%),单侧受累2例(0.85%)、双侧受累3例(1.28%)。单关节受累57例(24.36%),寡关节受累136例(58.12%),多关节受累41例(17.52%)。外周大关节受累多,以负重关节为主,单关节炎和多关节炎均可见,其中膝、髋关节受累多,脊柱炎中腰椎最常受累,其次是胸椎、颈椎和骶椎,骶髂关节受累单、双侧几乎一样多,多关节(>3个)受累情况多。自身抗体Ig M型RF阳性16例(6.84%),抗CCP抗体阳性17例(7.26%),Ig G1型ANA阳性81例(34.62%)。对三种自身抗体阳性/阴性的不同在人口学特征、关节外表现、关节受累分布、病程等方面做了单因素分析,对关节外表现、治疗后效果进行了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以及对关节受累数量进行了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经多因素分析,Ig M型RF阳性患者出现关节外表现的可能高于阴性患者、出现多关节受累的可能高于阴性患者、常规治疗后效果较阴性患者差(P<0.05);抗CCP抗体阳性患者出现关节外表现的可能高于阴性患者、常规治疗后效果较阴性患者差(P<0.05);Ig G1型ANA阳性患者出现关节外表现的可能高于阴性患者、出现多关节受累的可能高于阴性患者、常规治疗后效果较阴性患者差(P<0.05)。结论1.内蒙古地区布鲁氏菌病性关节炎中最常见为外周关节炎、脊椎炎和骶髂关节炎,三者中外周关节炎最常见,其次为脊椎炎和骶髂关节炎。外周大关节受累多,其中膝、髋关节受累多,其次脊柱受累多,骶髂关节受累单侧、双侧几乎一样多,多关节(>3个)受累情况较多。2.布鲁氏菌病性关节炎患者有血清抗体的检出,并可能与疾病慢性化相关。布鲁氏菌病性关节炎可能是细菌直接侵蚀和/或继发免疫病理损伤的结果。自身抗体可能参与免疫性损伤过程或是免疫性反应性关节炎的病情慢性化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