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肺癌已经成为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许多地区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上升为恶性肿瘤的首位。早期诊断及预后分子标志物的探索对提高肺癌患者预后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通过检测肺癌驱动基因基因突变的预后作用,阿黑皮素原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和肺癌上皮间质转化的分子标志物E-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之间的关系,探索阿黑皮素原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寻找新的肺癌预后标志物。方法1.根据排除和纳入标准,收集5对新鲜非小细胞肺癌及癌旁组织标本应用蛋白免疫印迹实验初步检测POMC表达情况,进一步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非小细胞肺癌的102例石蜡包埋标本中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POMC、E-钙黏蛋白、波形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PCR的方法扩增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非小细胞肺癌的174例石蜡包埋标本中的DNA,并行测序检测其基因突变情况,并分析肺癌基因突变普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之间的关系。2.采用χ2检验分析分类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应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计算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Cox模型进行预后分析。采用ROC曲线下面积比较预后模型的预后预测能力探讨POMC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3.将分子标志物POMC与TNM分期结合起来构建预后模型。结果1.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到2对组织中有POMC表达,并且肿瘤组织明显高于癌旁。102例患者中检测到POMC阳性患者49例(48.0%),主要为细胞胞浆阳性。E-钙黏蛋白阳性患者43例(42.3%),主要表现为细胞膜阳性。波形蛋白阳性患者48例(47.1%),主要表现为间质及肿瘤细胞胞浆阳性。2.单因素分析显示POMC的表达与女性患者、TNM分期、肿瘤低分化呈正相关,P<0.05。POMC的阳性表达与波形蛋白表达和E-钙黏蛋白的阴性表达密切相关。3.生存分析显示POMC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DFS(HR 1.988,95%CI 1.094-3.910,P=0.024)和OS(HR 1.892,95%CI1.726-3.709,P=0.036)。POMC阴性组及阳性组的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是65.6%和24.1%,65.5%和29.6%,P=0.000。进一步通过ROC曲线下面积分析POMC及临床病理因素预后预测能力显示POMC的预后预测能力最强(ROC曲线下面积0.714),而TNM分期预后预测能力次之(ROC曲线下面积为0.689)。与此不同的是EGFR、KRAS基因突变并不具有预后预测作用。4.进一步将POMC结合临床分期组成新的预后模型,ROC曲线下面积分析发现新模型曲线下面积较TNM分期提高了0.089(由0.689变为0.778)。结论1.POMC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存在表达,并且其表达与肿瘤低分化和TNM分期密切相关,可能代表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亚型。2.POMC的表达与上皮间质转化的分子标志物E-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的关系提示,上皮间质转化过程可能是POMC参与调控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3.POMC的阳性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可能是一个良好的预后标志物。EGFR、KRAS突变虽然对靶向治疗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在未应用靶向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可能不是一个理想的预后指标。4.更精准的非小细胞肺癌预后预测模型需要将TNM分期与分子标志物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