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荒原》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英语诗歌之一。自其1922年出版以来,它难解的主题和表现方式使得文学评论家一直就本诗的连贯问题争论不休。诗中刻意回避场景之间的连贯,并存着许多时刻变幻的声音,这样的表现手法使得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人际连贯理论适合用于阐释本诗。篇章连贯一直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关注的热点。人际连贯是人际功能和篇章功能的结合,其框架以系统功能语法为基础,包含两个部分:1)人际衔接,其中包括语气衔接和情态衔接;2)语域一致性,包括语旨和语式两方面。受人际连贯理论和应用发展启发,本文将人际连贯框架应用于研究《荒原》中不同声音在文本中的表达特点和以此建立的联系,为研究本诗难解的主题提供了新的角度。对诗歌前两章的逐句分析显示本诗的人际连贯主要体现在语旨和语式两方面,人际衔接则在文本中实现不同声音的联系。人际连贯在诗节中、诗节间、章节中和章节间都有体现。前三章中跨章节的人际连贯主要体现在:说话人逐渐丧失说教性;声音和空间逐渐多样化;过去和现在的并列愈加亲密。第二章《棋戏》中出现的交流双方同时在文本中发声和一般将来时的运用是两点突出的不连贯。第三章《火诫》的结尾处随着声音和场景的毁灭,出现了人际意义上的重大断裂。第五章《雷语》中出现了一个基本包含之前所有出现过声音的统一性声音,它所在的场景荒芜且充满否定,随后这个统一的声音崩塌成碎片式的诸多声音。从人际连贯角度看来,《荒原》是一场多样化声音群与单独的统一性声音间的拉锯战。诗人描绘了多样化是如何可能导致混乱和毁灭,以及统一带来的抽象和荒芜。最终雷的话语暗示了经历了死亡和重生后得到教训。《棋戏》中的不连贯也暗示沟通能够通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