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提高对外贸易开放程度,依托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以及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到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由此带来了对外贸易的繁荣与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然而,在经济高速增长外,诸多社会性问题不断显现,劳动收入份额不断下降带来的收入差距逐渐扩大便是其中之一。商品与服务贸易的实质是各国生产要素的跨境流动,因此各国凭借自身生产要素禀赋以及不同技术特点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与贸易,必然会对各国的要素市场产生影响,各国因其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程度不同而影响势必各有差异。那么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如何影响了我国劳动力收入份额?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作用机制是什么?从我国的经验数据看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对劳动收入份额具有什么样的效应?本论文希望能就上述问题进行回答。现有文献对于开放和劳动收入份额的研究较多,但对于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和劳动收入份额之间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现有为数不多的文献也多从垂直专业化以及Koopman R和Wang Z(2014)基于增加值前向分解所得出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视角进行考察。然而,Wang Z,et al(2017)所提出的生产链分解模型,弥补了之前增加值核算的漏洞,从前向与后向参与两个视角测算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为更加全面和完整的刻画一国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提供了可能。因此,本论文借鉴Wang Z,et al(2017)的生产分解模型,基于全球加价值链参与程度视角,研究全球价值链参与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本论文拟从以下五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为绪论。基于目前的经济背景引出本论文研究主题,揭示文章研究的重要意义。继而对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以及逻辑结构进行阐述。然后对本论文的创新点进行说明。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与作用机制。从前向联系与后向联系两个方面,探究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机制。第三部分为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与劳动收入份额的现状分析。该部分采用全球生产链分解模型,构建全球价值链前向与后向参与程度指标,测算中国以及世界主要区域和国家的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指标,同时测算中国各细分行业全球价值链前向与后向参与程度指标。此外,构建劳动收入份额指标,测算中国以及世界主要区域和国家的劳动收入份额,同时测算中国各细分行业的劳动收入份额。通过国家间以及行业间的比较,研究我国全球价值链参与以及劳动收入份额的演变规律,并且探究我国全球价值链变动与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相关关系。第四部分是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影响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实证分析。采用系统GMM对全样本以及货物与服务行业分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本论文采取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与2SLS模型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本论文回归结果的稳健性。第五部分是结论与政策建议。本论文结合实证分析的结果和研究结论,从全球价值链前向与后向参与程度角度就如何转变我国全球价值链参与模式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期能够借此提高劳动收入份额,进而缩小收入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