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cky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城市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工业建筑因失去生产功能而被闲置或废弃。我国过去采用拆除重建的方式来处理这类建筑,但造成资源浪费,也无助于经济和社会问题的解决。在发达国家,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已经进入成熟阶段,而我国刚开始研究此类问题,在对历史文脉和人文因素的呼应上,城市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上,相应管理规范的指引上存在着不足。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城市中大量出现的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问题。针对目前我国旧工业建筑再利用方面存在的盲目性,本文提出指导再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改造后的功能类型和物质改造手法,通过大量案例的研究,藉以说明以上分析的可靠性与可操作性。在对影响因素的分析中,作者从区域和建筑两个层面上对再利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区域层面上因素包括政策法规、生态环境、社会发展和区位条件四类因素,这四类因素可以从城市的角度上对建筑的再利用提供指导,使再利用更有针对性;建筑层面上因素包括建筑特点和经济效益两类,这两类决定了再利用的多样性。由于不同旧工业建筑的影响因素侧重不同,导致了再利用功能类型的多样化,本文通过对大量案例的分析,总结了再利用的功能分类,包括产业结构的升级,形成了都市型工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和创意产业园;城市功能的补充,产生了居住、商业办公、文化设施、开放空间等功能。本文提倡混合功能的利用,尤其针对群体旧工业建筑,既能减少投资的风险,又能够满足人们对城市功能的复杂需求。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功能确定后,接着本文论述了再利用的物质改造,从空间形态的改造、立面形式的设计、设备技术的更新、环境景观的提升四个方面对物质改造的方式进行论述,并举相关的案例辅助说明。影响因素分析、功能类型选择、物质改造设计三步骤的实施,为我国旧工业建筑再利用制定了“量身定做”的更理性、更有操作性的再利用方案。
其他文献
论文从建设集约节约型社会的背景出发,以我校新校区建设为契机,创新性地运用百度数据为研究平台,以北京高校地下空间建设与利用现状的调研为基础,探索基于环境增值的高校校园地下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复杂,为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国土的2/3,山地的人口约占全国的1/2,属于山地的城镇有40000个之多。 山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是生态资源保存尚
相较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小城镇、新城区的快速建设,小城镇回迁居民完成由农民到市民的转型则要慢很多。失去土地和工作、生活资料全部商品化以及新的居住环境和尚未完整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出现了重大革新,以信息、新材料、生物科技为代表的新技术直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信息的共享和快速交通工具的发展使得地球
学位
“中华文化标志城”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是“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的一项重大工程。项目的提出具有深层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涉及到祖国的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城市滨水区公共空间在公众生活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滨水区建设中的空间公共性问题已经开始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总的来说,有关滨水区空间建设的公共性问题的
从古至今,水都是人类耐以生存的重要元素,而且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亲水性。城市滨水公共开放空间是整个城市的形象窗口,也是城市中人气聚集的重要休闲场所,为市民提供各种休闲观赏
自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提出后,可持续发展观作为生态规划的指导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四川省阆中市是我国西部典型的低山丘陵城市,自建市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经
学位
本文选取青水畲族乡的乡土民居建筑为切入点,通过整体概述,分类举证的方法,对当地的民居建筑的背景、演进和分类作探讨,并尝试对二层民居和单层民居进行比较分析,了解其变化原因,最
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加剧,如何建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成为当代建筑师不断研究的课题。英国建筑师米克·皮尔斯通过对澳洲大地上白蚁穴天然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