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金融管制的日趋放松,许多国家的金融体系都遭受了巨额不良资产问题的困扰。巨额的不良资产不仅大大降低了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和质量,侵蚀了社会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同时也导致了社会资源的无效配置。如何快速有效的化解金融不良资产,减少金融资产的损失,同时减少这一过程对本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上述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引起了各国政府、银行、金融机构和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
由于历史上的体制弊端和经济转轨等多种原因,我国的金融领域长期以来累积了巨额不良资产,对国民经济运行构成了重大隐患。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支持国有银行改革,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我国于1999年4月~10月先后成立了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处置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剥离过来的不良资产,化解累积的金融风险。据中国银监会公开披露的信息显示,截至2006年一季度末,四家资产管理累计处理不良资产9,811.39亿元(其中债权资产6,750.6亿元,政策性债转股3,060.79亿元),占收购不良资产总额的69.09%,累计回收现金1,370亿元,处置现金回收率达20.29%,两项指标即使以国际水平考核也堪称优秀。实践证明,组建资产公司是我国经济改革综合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资产公司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阶段性成果已实现了其组建的历史初衷,为改革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当前,我国国有银行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革,银行大量的不良资产仍急需资产管理公司通过专业化的手段来处置;其他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国有企业也有大量的不良资产急需处置和化解风险,这一方面说明我国的不良资产处置任务还很艰巨,另一方面也表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正面临着巨大的不良资产处置的发展空间,因此,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不良资产的处置方法,提升不良资产的回收价值和回收率,从而提高资产管理公司进行不良资产处置的专业化水平,及时化解金融风险,有效推动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的背景及其基本情况,对其公司治理结构、资金来源和运用、主要处置手段和处置进展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应遵循的四个原则,然后引入了本文将要重点探究的三种处置方式--债权出售、债转股、资产证券化。
第二章至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每章论述一种处置方式。对于债权出售,作者提出四种可以采取的方式,对每种方式的优缺点进行归纳,总结其各自适用的范围,并针对债权出售过程中的市场营销问题予以了着重探讨。
对于债转股,作者首先澄清了债转股的目的在于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而非单纯地降低财务费用,然后给出了一个实例,围绕着如何能真正实现债转股目的对案例和债转股行为的精髓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在本章最后,作者研究了债转股股权退出的三种方式--回购、转让和置换,提出了不宜推广回购方式的看法。
对于资产证券化,在描述了该手段的程序和条件后,通过分析我国华融、信达两家公司正在实施的证券化方案,从流动性、高效性、处置成本和国际经验几方面进行反思,得出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宜对债权资产实施证券化,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将债转股股权资产证券化的设想,并设计了一套模拟实施方案。
在本文第五章,就多种处置手段的综合运用问题,分析了不良资产投资市场上的各类投资者及其不同的投资偏好,通过调查,对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进行总结,以期能够更好的帮助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主动的处置不良资产,同时,针对该调查结果,提出了构建不良资产投资市场的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