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讲述的是一个冒险出海并流落荒岛的故事。该小说出版于1719年,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自1902年首次被译介到中国以来,它已经在中国漂流了一百多年,期间出现了大量的复译本。本文以多元系统理论为理论框架,试从历时角度探讨该小说在中国被反复翻译的原因,分析其译本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对中国文学所产生的作用。除引言和结语部分外,本文可分为三章。第一章对《鲁滨逊漂流记》的翻译研究现状和文学作品在中国的复译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第二章对多元系统理论进行了概述。第三章为论文的主体,结合多元系统理论,详细深入地探究《鲁滨逊漂流记》在中国的复译情况。通过对《鲁滨逊漂流记》在中国的复译研究,首先,笔者认为复译本并不一定比之前的译本要好。一些学者认为复译本总是要比之前的译本好。但根据多元系统理论,复译本的好坏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译本的创作环境和创作目的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次,该小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本文将参照中国文学史的分期,划分出四个历史时期。第一时期(1902-1948),在五四运动之前,翻译该作品多为救亡图存、唤醒民众这一目的服务。五四运动之后,它有助于开启民智,倡导无产阶级的主流思想。第二时期(1949-1965),苏联文学占据了外国文学的主导地位,这部冒险小说因其不能顺应主流意识而遭到冷遇。第三时期(1966-1976),中国经历了特殊的历史时期——文化大革命,该小说在这一阶段销声匿迹了。第四时期(1977-2012),作为经典的文学作品之一,它被不断地复译和出版以满足广大读者(包括儿童)的不同阅读需求。本文试图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探讨该小说译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中国文学所产生的不同作用。因此,除了第三个历史时期,笔者选取了其他各个时期接受度较高的译本作为案例,分析意识形态、诗学以及赞助人对译者的操纵,从而探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译者会有怎样不同的翻译策略以及此策略如何在译文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