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背飞虱是亚洲水稻种植区重要害虫之一。由于其具有长距离迁飞的特性,其种群的发生对水稻的危害更具突发性,因此有必要了解其种群消长规律和迁飞行为。本试验在太湖单季晚稻种植的代表地点苏州吴中区植保站进行,采用灯诱及2001年和2002年田间调查、田间定点观察和罩笼试验、室内吊飞试验、并结合多年的历史资料,系统研究了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动态,田间起飞情况和再迁飞能力以及吴中区虫源的迁入和迁出的轨迹分析。 通过对吴中区18年灯诱数据分析,发现白背飞虱的始见期在吴中区具有年度变异,灯下始见期一般在6月上旬,1996年后,灯诱始见期比其他年份提前。而主迁峰日则一般出现在7月上旬;始见期不仅与主迁峰日之间具有显著相关关系(r=0.5707),而且与迁入代的虫量也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638)。对18年历史资料的时间序列分析表明,吴中区灯下虫量没有自相关和偏相关的时滞。不同迁入时段的虫量对田间虫量具有不同的贡献,田间迁入代虫量只与6月份的灯诱虫量相关,田间第一代虫量与迁入代虫量相关,第二代则与田间第一代和8月份的诱虫量相关。 通过对1986-2002年吴中区历年田间白背飞虱种群数量变化资料分析表明,白背飞虱在田间的始见日一般为7月1日±5天。白背飞虱迁入种群一般要在当地完成两个世代(G1 & G2),近几年出现了第三代(G3)甚至第四代(G4)。田间种群数量变化的格局主要有两种:G2>G1,G3<G2和G1>G2>G3,两种格局的比例分别为52.6%和47.4%,两者出现的频率基本相似。田间各世代的增长率也不同,白背飞虱近六年的田间各世代平均增长倍数分别为68.8、8.2和2.4。一般是G1/G0较大,以后各世代增长倍数逐渐减小;与褐飞虱的世代增长倍数差异较大,G1/G0要高于褐飞虱。在感虫品种上,种群发展较快,但种群增长率变化较一般水稻品种上的要小。 在苏州吴中区,经过对2001和2002年两个生长季节内白背飞虱的田间和罩笼试验的起飞观察,系统地研究了晚稻上白背飞虱的起飞行为、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大田观测结果表明,白背飞虱7月上旬前迁入苏州,并在当地繁殖两代,从8月中下旬开始陆续就有少量白背飞虱向外迁飞,9月份大田出现外迁的高峰。罩笼中的起飞高峰则是8月份。大田观测表明,白背飞虱的起飞准备时间较短,起飞效率较高,主要起飞时间在昏影时分。在种群数量较大时,起飞时间比昏影结束延迟10min左右。在9月中下旬,起飞的时间相应提前,但是在田间虫量较大时,起飞结束的时间并未相应提前。罩笼观察表明,白背飞虱在迁出高峰期,每日起飞比例约在 80%;而田间调查结果则表明,9月份田间起飞比例约为50%-65%之间。罩笔试验中,一日龄的成虫大量起飞。风、雨对飞虱起飞的影响较大,雨日一般无虫起飞,微风对起飞没有影响,超过二级的风力对起飞有阻碍作用。 在 HYSPLIT平台上对 500m、1000m和 1500m高度的白背飞虱轨迹分析结果表明,吴中区向背飞虱迁入种群的虫源区因时而异:6月下旬gi厂%的迁入种群来自岭南稻区和湘赣稻区,而 7月上中旬则主要来源于湘赣稻区和闽浙一带,其比例为73.9%;吴中区白背飞虱迁出种群的轨迹分析则表明,8月中下旬大约40%的迁出个体到达江淮稻区,另有40%左右到达黄海和东海海域,或可直达韩国和日本;9月份的迁出种群则主要是迁回我国南方稻区,但很少可以直接到达岭南一带。三个不同高度上轨迹的方向在不同的月份表现不同,但主要分布趋势相当一致。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白背飞虱经过一次远迁降落、取食不同水稻品种后的再迁飞能力。根据吊飞试验测得的飞行能力可将白背飞虱种群划分为居留型(持续飞行时间小于 30minX 迁飞型门0min以上X 强迁飞型(大于 420min)和再迁飞型*次吊飞飞行时间为 30min以上人不同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的飞行能力和再过飞能力有显著影响。早期取食营养条件好的白背飞虱的飞行能力和再迁飞能力都较强,但迁飞型和再迁飞型的比例较低.性别对飞行能力的影响比较小。5 日龄白背飞虱的飞行能力最强,迁飞型的比例随日龄增加而增加。在交配和未交配的个体中;只有6日龄的飞行能力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在所有测试的558头白背飞虱中,再迁飞型的比例占5.75%,而在112头过飞型的个体中,再飞的比例为 28.57%。而且,第一次飞行 360min以上的个体具有较强的再飞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