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剪力墙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rge_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对于一些高层复杂结构应进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但是对于目前复杂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如何进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以实现“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仍是未解决的问题。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是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数值模拟技术是研究建筑结构地震反应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国内外可以进行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弹塑性动力反应分析的计算软件并不多,而且其中绝大部分结构模型属于二维或拟三维分析模型,而对于大多数框架-剪力墙结构来说,很难将其简化为平面结构,所以建立三维空间模型来进行三维空间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以前的研究者受计算条件等因素限制,大多使用杆系模型来进行时程分析或静力弹塑性分析,虽然赋予杆件很多塑性特性但仍有自身的局限性,得出很多相互矛盾的结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钢筋混凝土本构关系的完善,用于弹塑性时程分析的结构模型也越来越精确,出现了空间实体模型。但由于模型相当复杂,很少用于设计。 本文首先分别采用杆系模型和实体模型对框架-剪力墙结构模型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比较了两者在分析偏心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的差异,然后通过调整剪力墙的数量来改变剪力墙与框架的相对刚度,对比分析采用两种单元模型模拟的结构的地震作用反应差异的变化,从而得出一些结论,这对研究结构三维弹塑性地震反应有一定的参考意义。随着震害经验的不断积累,人们逐渐认识到,地震时的地面运动是多维的,不论是对称结构,还是偏心结构常常会产生扭转破坏。因此将结构简化成平面模型,只考虑单向地震动作用的弹塑性分析不能全面反映和揭示结构地震反应的本质。那么,单、双向输入地震动结构弹塑性反应有多大程度上相似和差异,这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因此应进行多维地震动作用下的结构反应分析。本文将利用三维结构非线性分析程序ANSYS,对钢筋混凝上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立三维空间分析模型,分别在单、双向输入地震动情况下进行了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学位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