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比温和灸、隔姜灸、直接灸在改善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的效果差异,探讨不同灸法在干预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时施灸方式与干预效果的关系,寻求临床开展艾灸操作的最佳施灸方式,以此指导临床实践,提高艾灸应用效果。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之间在哈尔滨市某三级甲等中医医院风湿科住院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表法将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B组、C组患者分别在基础治疗与院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温和灸、隔姜灸和直接灸(无瘢痕灸)。双侧肾俞穴(两侧交替进行)灸20分钟后,再进行双侧足三里穴(两侧交替进行)灸20分钟,每位患者每日共计40分钟。三组间用物、选穴、艾灸持续时间、艾灸操作时间等方面均相同,6天为一个疗程,两疗程间休息1天,共2个疗程。干预前对所纳入的各组患者进行一般资料比较,干预前、干预后分别用SF-MPQ、中医证候积分量表、疗效判定标准评估各组患者。以上资料均录入SPSS2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干预前,对三组患者间进行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等)、S F-M P Q得分、中医证候积分量表得分三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三组间患者干预前的基线水平基本一致,组间具有可比性。2.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对比各组患者干预前后S F-M P Q得分、中医证候积分量表得分变化,干预后各维度及总分均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后组间比较,三组间的S F-M P Q总分和中医证候积分量表总分上以及疗效评价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视觉模拟评定、疼痛强度评定、疼痛、晨僵时间、关节发冷、畏恶风寒以及肢冷不温这7个维度上隔姜灸组效果均优于温和灸组(P<0.05),其中疼痛强度评定、关节发冷这2个维度方面隔姜灸组效果均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1.温和灸、隔姜灸、直接灸均有助于改善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及中医各证候转归。2.隔姜灸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作用效果较温和灸及直接灸更明显,建议临床使用隔姜灸对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施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