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生态系统平衡构建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15次 | 上传用户:shijunji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互联网(简称网络)缩短了人与人、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距离,它与人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人们对网络的了解大部分还仅限于技术层面。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人们更多的认为网络是一种工具。本研究借鉴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将网络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探讨如何维护网络生态系统的平衡。网络也会出现系统失调,出现“网络生态环境”的危机。本研究首先从认识计算机网络开始,了解网络的发展过程,从而阐述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社会、政府、学术界对网络日益关注,对网络的分析研究日益完善,网络生态系统的概念逐渐形成。而后,本研究将网络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类比,将网络这个系统分为环境因子与主体因子两方面,分别加以分析。网络虽然不向外直接输出物质,但信息本身可以创造财富。网络生态系统中,能量就是信息,环境因子指的是网络本身和网络外部的环境,如社会环境、网络基础设施等。网络的主体因子包括网络信息主体、网络运营主体和网络构建主体。但在整个网络生态系统中,最为活跃的是网络信息主体。网络信息主体,根据在网络生态系统的中的作用,可分成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发布信息的网络用户就是生产者,搜索、收集信息的用户就是消费者,而对信息进行管理的人员就是分解者,因此,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不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有明显的界限。网络生态系统的发展程度是衡量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的标尺。网络生态系统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网络生态系统内各个部分——网络信息、环境、人——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互适应与协调的动态平衡状态,它是网络生态系统的一种良好状态。网络生态系统的平衡包括网络生态的多样性和持续协同演进、其结构的优化与稳定性、能量(信息)输入输出的平衡和系统自我修复与自我调节能力的保持。当生态失衡超出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而不能实现自我恢复时,便会出现一系列的生态危机。作为一种动态的开放的人工系统,网络生态系统中产生的“网络生态危机”是由于人们对网络的滥用、误用、恶用而导致的网络生态系统失衡。网络技术的不全面,导致网络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不畅,导致网络生态失调。网络社会环境对网络的监管漏洞,导致了网络色情、网络犯罪等的存在,对网络的健康发展构成极大的威胁。网络主体的伦理道德缺失是网络生态危机的主导根源。最后,妥善解决网络生态系统出现的各种危机就要从技术、社会、伦理三个不同的角度出发,加快发展新技术以跟随网络生态系统的迅速发展的步伐,加强社会监管力度以增加网络生态系统的和谐程度,培养和增强网络主体的伦理道德意识以完善网络生态系统的恢复和调节功能。本研究将从这三方面逐一分析,以寻求网络生态危机的最佳解决方法,期望本研究对建设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网络生态系统有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其他文献
我国国有中小企业是现代化大生产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基础性力量。发展经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不但要求“引进来”,还要求企业“走出
本论文包括文献综述和临床研究两部分。一.文献综述共两篇。第一篇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榄香烯乳注射液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主要从中医对榄香烯的认识、西医体内外基础研
由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撰写的一份重要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提出,21世纪的教育应该有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报告中的这句话很能
中国水体富营养化比例逐年增加,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加剧,形势十分严峻。水生植物具有良好的净水功能、生态效应、景观功能和潜在的经济价值,利用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前景十分
以兰坪盆地为例, 根据地幔柱构造特征及地幔柱与陆内矿床间的关系和地幔柱构造对盆地中矿床形成、分布的控制理论, 对兰坪盆地的各种矿床类型与冷、热地幔柱的发展、演化的关
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和深入发展,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最为关切的话题。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撑,教师专业发展也将推动新课程的实施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史的文化大国,少数民族众多,传统的农耕文明延续了几千年,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仫佬族的“依饭节”正是在这种农耕文明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走向文明和社会进步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广西边境地区口岸城镇化作为广西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种
革命历史小说和新历史小说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两股重要的小说潮流。革命历史小说产生于建国之初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苦菜花》(冯德英)、《野火春风斗古城》(李英儒)
本论文探讨的是公众参与立法问题,所选择的角度是立法平等。立法平等既是公众参与立法的法理根基,又是公众参与立法的目标和落脚点。公众参与立法是一个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