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对隐喻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时代,隐喻被视为是对正常语言的偏离,长期以来一直被当作属于修辞学和文体风格学的研究。
对这一传统理论做出突出贡献的是理查兹,他首先提出了“互动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隐喻效果来源于同一词的字面意义与隐喻意义的互动。布莱克发展了这一观点。互动理论认为隐喻效果的达成取决于隐喻聚焦的个别词与同一话语中的其它词,及其与语境的关系。从而开始将隐喻置于语义学的研究范畴。
随着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层次不断扩展深化,一些学者综合了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提出从认知的角度研究隐喻。主要代表人物莱考夫,约翰逊等人从认知角度出发,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重要的是它是人类的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认识语言学界普遍认为,在所有的隐喻中空间隐喻对人类概念的形成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人类的许多抽象概念都必须通过空间概念来构建。
当前空间隐喻的研究往往注重于各空间关系是如何建立,并如何在不同语言中得到反应。且多集中在对介词的空间范畴意义及其内在联系的研究上,但对隐喻意义及其形成过程的探讨并不全面。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空间隐喻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者认识到很多概念都是以隐喻方式建立的,并且许多是以空间方位的表达来实现的。本文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汉语的SHANG/XIA和英语的 UP/DOWN 为研究对象,空间方位的认知角度的研究来比较英汉空间隐喻。
旨在探讨:1.汉语的SHANG/XIA和英语的UP/DOWN分别被投射到哪些非空间概念域?2.汉语的SHANG/XIA和英语的UP/DOWN的非空间概念是如何构建的?3.汉语的SHANG/XIA和英语的UP/DOWN空间隐喻的投射有何相似和不同之处?4.这些相似和不同之处的原因是什么?
本文主要分为8个部分:其中第1章是引言部分。包括对隐喻发展阶段的简单介绍,并点明本文研究的重点是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英汉空间隐喻进行对比研究,集中在汉语SHANG/XIA和英语UP/DOWN的对比研究。
第2章主要介绍了隐喻发展的历史,集中介绍了比较有影响力的几种隐喻传统隐喻观,即以亚里斯多德为代表的隐喻的修辞学阶段,以Grice和Searle为代表的隐喻的语义学阶段,及以理查兹和布莱克为代表的隐喻互动论,及现代认知隐喻学观,其中认知隐喻学被认为是隐喻研究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第3章主要集中探讨了认知语言学家对空间隐喻的定义,空间隐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意象图式的内在结构,及目前空间隐喻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并由此提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笔者试图论证说明英语UP/DOWN和汉语SHANG/XIA对比分析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第 4 章介绍了字典语料和语料库语料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字典语料库中,笔者分别选取了英语和汉语语料各三部,从中选取字典中的语料进行逐条分析。汉语语料选取了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而英语语料来自于英国国家语料库。SHANG/XIA 和 UP/DOWN是否发生隐喻拓展的判断标准,及语料收集整理的方法都在第四章中得到了明确的说明。
第5章和第6章是本研究的重点部分,包括字典语料中的英汉空间概念语料的对比分析及语料库中英汉空间概念语料的对比。通过对字典和语料库的数据研究表明在两种语言中,汉语的SHANG/XIA和英语的UP/DOWN的隐喻拓展方面存在着高度的相似性。此外,汉语的SHANG/XIA和英语中的UP/DOWN的隐喻拓展之间也存在着差异。除了英语中的UP/DOWN与汉语的SHANG/XIA对比之外,还对英语的UP与汉语的SHANG,及DOWN与XIA进行了比较分析。
第7章解释了隐喻的经验基础和隐喻的实现问题。大多数的隐喻拓展义都来自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或是人类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产生的结果。汉语和英语之间的相似两种语言中,人们有着大体相似的身体经验,从中直接产生大体相似的意象图式。由于英汉两个民族受他们的语言世界观、风俗习惯、地理环境和认知取向等因素的影响而造成了两种语言中的差异。
第8章是结论部分。本章中笔者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果,分析本研究的局限和不足之处。通过探讨问题和不足之处产生的原因,为以后更一步的研究提供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