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战后派作家(严格意义上来说是“第二次战后派作家”)代表作家之一的堀田善卫,在国内日本文学研究界认知度尚且不高。他的战争观的源头是始于抗日战争期间的在华经历(即所谓的“上海体验”),集中反映于《时间》(1953年)、《纪念碑》(1955年)、《桥上幻像》(1970年)等战争文学作品中。立足这样的观点,本篇论文集中分析其战争文学的代表作。各代表作的概况如下:《时间》因为是日本战后首篇谈及南京大屠杀的文学作品,一经发表即引起巨大反响。《广场的孤独》为堀田善卫成名作,获得第26届芥川奖。《桥上幻像》描述了太平洋战争时期日军食人肉问题及为寻求自我而逃离越战战场的朝鲜裔美国士兵的问题。《方丈记私记》讲述了作者自身经历东京大空袭后,从日本古典文学中的“无常观”出发探讨天皇制等一系列问题。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分三节,主要介绍堀田善卫的生平和他的战争文学,作为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行研究、研究目的及方法等安排在第二三节。第二章开始至第六章为论文主体部分。第二章提挈全文,立足《于上海》(1959年),并结合第三、四、五章的内容,在分析上海体验对堀田善卫的影响基础上,对堀田善卫战争观提出假设性结论。第三章分两节,第一节以描述南京大屠杀的《时间》为中心,深入挖掘堀田善卫对中日战争的看法。该作品不仅反映了以南京大屠杀为代表的日军侵华的历史客观事实,而且透过作品中日军将领的空虚暗示了战时作者的悲观绝望之情,此外对抗战期间,中国青年各自选择不同的救国道路亦有触及。第二节,针对堀田善卫本人屡次在其作品中触及的汉奸问题,通过《汉奸》作进一步分析。第四章分三节,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堀田善卫对太平洋战争的思考。第一节通过对《桥上幻像》中的日军食人肉问题的分析,探讨了极端环境下人性的特点。第二节围绕《纪念碑》的主题——战争末期日本国内的终战工作,分析了以天皇为首的日本统治阶级的自私性。第三节阐释了堀田善卫在经历东京大空袭后对权责不明的日本政治体制及在思想和行动上支持这一体制的日本民众心态的思考。第五章通过堀田善卫的成名作《广场的孤独》分析其对二战后战争(主要是朝鲜战争)的思考。堀田善卫在该作品中,对贯穿其战争文学的国外逃亡做了清算。第六章在总结前文,按时间顺序分三个方面,即中日战争、太平洋战争、战后的战争,分别对各个时期堀田善卫的战争观做了总结概述。综上所述,本篇论文旨在通过堀田善卫的战争文学探讨其上海体验的意义及其战争观。同时对于探讨日本战后文学家对甲午战争以来中日关系的看法亦深有裨益。本篇论文的创新点在于:1,深入挖掘了上海体验对堀田善卫战争观形成的影响(《于上海》论);2,从亲历南京大屠杀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立场探讨南京大屠杀(《时间》论);3,对堀田善卫的汉奸认识的分析(《汉奸》论);4;通过对太平洋战争末期,日军食人肉这一非入行为的探讨反思战争(《桥上幻像》论);5;对难以摆脱天皇制束缚的广大日本民众心性的批判(《方丈记私记》论);6,东京大空袭对堀田善卫人生观的影响(《方丈记私记》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