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粳稻抗稻瘟病基因应用与稻瘟菌多样性分析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fly52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是江苏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中粳稻占江苏水稻总面积的85%以上。稻瘟病是威胁水稻生产的第一病害,选用合适的抗稻瘟病基因培育抗病品种是减轻病害发生的最经济有效策略。目前,国内外已克隆了 30多个抗稻瘟病基因和10余个无毒基因,利用这些基因开发特异性分子标记或功能标记,可对育成品种或稻瘟菌小种中是否带有特定基因进行初步判断,有助于指导抗病育种和品种的推广布局,抑制病害流行、减轻经济损失。本研究通过相关基因功能标记,分析了江苏近年育成和主要推广的195个粳稻新品种/系在14个抗病基因位点上的基因型信息,并结合部分品种及抗病基因单基因系的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评价筛选对江苏粳稻抗稻瘟病育种有价值的基因或基因组合;另外,还利用10个无毒基因特异性分子标记比较评价了江苏不同市县采集分离的单孢菌株间的流行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在测试的195个粳稻品种/系中未检测到含有抗病基因Pigm的品种,其余的13个基因中,以Pib出现频率最高,为72%,其次为Pikh、Pita,均超过45%。Pi25与Pit出现频率较低,分别为3%和6%。多数品种携带2-5个抗性基因,有6个品种同时携带7个以上基因。Pit和Pi3/5/i基因在中熟中粳中的出现频率总体高于其在迟熟中粳和早/中熟晚粳中,其余基因在三种生态类型间的分布总体相近。Pid3、Pid2、Pia、Pb1基因在2019年江苏省区试品种/系中的出现频率明显高于在已审定推广品种中。结果表明14个抗稻瘟病基因在江苏粳稻育种中的应用频率总体存在明显差异。2)对供试品种中的158个品种进行了穗颈瘟接种鉴定,发现有72%的材料表现感病和高感。相关分析显示,品种携带的抗病基因数与穗颈瘟抗性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通过逻辑回归分析,发现Pia、Pi3/5/i和Pita三个基因对供试品种的穗颈瘟抗性贡献显著,贡献率由高至低依次为Pia、Pi3/5/i和Pita;进一步比较发现,Pia或Pi3/5/i与Pita间存在明显的正向互作,即聚合后的抗病效应均显著高于各基因单独存在时的效应,且以Pia和Pita间的聚合效应最大,携带该基因组合的所有品种对穗颈瘟均表现抗和高抗水平。对两个不同粳稻品种背景材料分别导入Pigm获得的17份高世代回交株系进行穗颈瘟接种鉴定,发现所有回交株系的抗性水平均显著高于各自轮回亲本,且抗性表现均为抗病和高抗。结果表明,Pigm基因和“Pia+Pita”基因组合在江苏粳稻抗穗颈瘟育种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3)利用采集分离的33个单孢菌株对48个品种进行了苗瘟接种鉴定,发现有87.5%的品种对测试菌株的抗谱在50%及以上,其中泗稻785、保丰1701、泗15-301和泰粳糯109的抗谱达到100%。通过逻辑回归分析,发现Pia、Pi3/5/i和Pita三个基因对苗瘟抗性存在显著贡献,这和上述穗颈瘟抗性中的分析结果相似;Pi3/5/i或Pia与Pita间的组合有利于拓宽抗谱,但是两种组合间差异不明显。结果表明,Pi3/5/i或Pia与Pita基因组合在江苏粳稻苗瘟抗性育种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4)利用采集分离的16个单孢菌株对丽江新团黑谷品种背景下的23个抗病单基因近等基因系进行了苗瘟接种鉴定,发现Piz、Pi20、Pi9和Piz5的单基因系抗病性较好,抗谱均超过了80%,Pib单基因系的抗病性最弱,抗谱只有6%。通过联合抗性分析,推测认为基因组合Pi7+Pi9和Piz5+Piz/Pi9/Pi20对测试小种具有更好抗性。5)通过10个无毒基因特异性分子标记,分析了江苏省不同地区及年份采集分离的321个单孢菌株在10个位点上的标记基因型;通过聚类分析,将测试菌株分为7类,比较发现不同生态区、同一生态区不同县区、不同年际间流行的优势菌株间存在明显差异,推测第3、4、6和7类群中的菌株可能成为下一年流行的优势菌株;高达96%的同一发病茎秆上分离出的单孢菌株分在2个及以上聚类群中,多数来源于同一发病茎秆的单孢菌株之间在生长形态上存在明显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地区流行的优势小种间差异明显,病害流行爆发可能与多个小种复合侵染有关。以上结果将为江苏粳稻抗稻瘟病育种选择合适的基因或基因组合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其他文献
21世纪,我国的人造板产量已然位居世界前列。混合材料板作为人造板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需求和产量也随之增加。我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森林覆盖率仅仅占21.66%,还达不到世界
膜蒸馏是一种新型蒸汽热驱动分离的新兴技术,其商业化发展却受到了相关膜蒸馏专用膜的限制。至今,仍然缺乏具有高性能且无分层的、针对膜蒸馏技术开发的专用膜。本文提出使用
静电纺丝纤维膜具有高孔隙率、较大的比表面积、优良的机械性能等优势,因而得到广泛的研究与应用。目前国内对静电纺丝纤维膜的渗透特性的研究很少,且尚未有无纺纤维膜与类平
拼接镜面技术,使天文望远镜大口径的发展突破了镜坯材料要求高、浇铸、加工困难以及镜面易变形等瓶颈因素,却对其子镜支撑调节机构的稳定性、刚度、调节精度、调节便利性提出
膜蒸馏是热法与膜法联用的一种脱盐技术。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将疏水改性后的静电纺丝纤维膜应用于膜蒸馏,发挥静电纺丝纤维膜高孔隙率、低传质阻力的特点。本文的研究工作是利
正渗透由于不需外界的压力即可实现分离过程,是目前国际上最前沿的脱盐和水净化技术,具有高水通量和截盐率的正渗透复合膜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正渗透复合膜在应用过程中,一般
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县域经济如何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重要的现实课题。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导向应从追求GDP最大化转向经济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在此目标导向下,县域应借助自身比较优势作出策略选择:一是做足农旅文章,打造乡村经济增长极;二是发展数字经济,打造现代化制造业新高地。以创新百强县——浙江省新昌县为例,提炼新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举措和不足之处,以此为全国县域经济优化升级提供对策建议。
纯铜具有优异的导电导热性能,但其较低的力学性能和载流密度已无法满足电工电子等领域快速发展的需要。采用复合强化方法,在保持纯铜高导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其力学性能和载
海上井控管汇失效会带来巨大的危害,而井控管汇结构的复杂性给检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对井控管汇剩余工作能力分析至关重要。本文针对井控管汇的典型失效形式:冲蚀磨损和断裂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是当代地球科学和能源工业的一大前沿研究课题,对于解决日趋严峻的能源短缺问题和全球环境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如何高效地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是地热产业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目前地热钻井高温钻井液体系存在配方复杂、配制不便、外加剂种类繁多、高温性能欠稳定、成本偏高等迫切现实问题,从常见黏土高温造浆特性研究入手,优选高温造浆性能良好的造浆矿物,对其进行改性,并通过优选高温处理剂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