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混凝土空心板小间距钢梁楼盖数值分析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ho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其中房地产业是经济稳步提升的主要动力,虽暂时受政策的影响,其支柱地位仍不可忽视。其中,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推广钢结构住宅成为我国当前住宅建设发展的方向之一,多层钢结构住宅越来越受到工程界的青睐。其大部分构件可实现在厂房预制,并且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有自身的特点,最适于实现钢结构建筑工业化与产业化,并且能加大钢材的使用量。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中,楼盖变形计算未考虑混凝土板对钢梁刚度贡献,进行楼盖设计时,由于钢梁截面刚度较小,受楼盖变形值限制,导致梁截面尺寸由变形控制,承载能力有一定富余,从而降低其经济性。本文小间距钢梁混凝土楼盖体系,是针对马克俭院士“盒式结构”特点提出的一种新型钢楼盖结构。因该楼盖钢梁间距小(2m),考虑到楼盖弹性阶段混凝土空心楼板与钢梁嵌固共同作用的影响,分别对楼盖的变形(第二类极限状态设计)和承载力(第一类极限状态设计)采用不同力学模型进行分析和设计。楼盖变形计算中引入等效刚度的概念,结合传统变形计算方法,重点研究了楼盖变形计算数值分析。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小间距钢梁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体系中混凝土板对钢梁刚度的贡献,以其相应的无板楼盖作为对比。本文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第一章对小间距钢梁楼盖的背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对国内外相关规范现状及前人研究成果作出总结,提出本文研究具体内容以及意义。第二章对无栓钉的钢混界面状态进行模拟处理,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14.0分别对无板模型及其相应有板模型进行了模拟和分析,得到了在弹性阶段内混凝土板对钢板的刚度贡献,为建立小间距钢梁混凝土空心楼盖模型提供了模型基础。第三章中基于第二章的无栓钉的钢混模型,进一步研究无栓钉钢梁—嵌固混凝土空心板模型,分别建立对应的有板模型及无板模型,在有板模型与无板模型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实际工程中的结构的受力变形性能、混凝土板对钢梁结构刚度的贡献进行分析,得出实际情况下混凝土板对钢梁刚度贡献情况。第四章基于第二、三章的分析上,对缩尺小间距钢梁空心混凝土楼盖的竖向加载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在有板模型与无板模型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结构的受力变形性能、混凝土板对钢梁楼盖刚度的贡献进行分析。第五章研究小间距钢梁空心混凝土楼盖模型分析结果,与本人参与共同完成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在结构力学的基础上,提出考虑现浇混凝土楼板刚度贡献的钢梁竖向位移计算公式。第六章本文的总结与展望。
其他文献
楼梯作为结构的重要逃生通道,应该具备足够的抗震能力。然而,汶川地震后的震害调查发现,许多楼梯先于主体结构发生了破坏。本文基于抗震性能评价及抗震性能设计理论,针对怎样提高
软土地基上的桥台水平位移是引起拱桥出现裂缝等病害的重要因为,常常影响有推力拱桥在软土地区的选用。本文针对该问题提出台后预顶技术,通过在施工阶段采用千斤顶对两端桥台
本文采用室内大比例模型试验结合FLAC3D数值模拟分析等手段,对阶梯型变截面桩和等截面桩复合地基的承载性状进行对比研究,对影响阶梯型变截面桩复合地基承载能力的因素进行了
阶梯形变截面桩—网复合地基是一种新型地基处理技术,一方面具有桩—网复合地基施工快、稳定性好、对周边环境影响小等特点,另一方面又具有阶梯形变截面桩承载能力高、沉降小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因其具有桩身强度大,竖向承载力高,对各种地质条件适应性好,质量易保证,施工方便等特点,在我国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水平荷载作用
为解决由于过度使用钢筋混凝土引起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这一现实问题,我们提出了“竹芯竹筋混凝土单向板”绿色楼板概念,通过将整根毛竹进行简单加工处理,替代钢筋均匀分布
膨胀土主要由蒙脱石、伊利石组成,它们均属于强亲水性粘土矿物。膨胀土具有高塑性而较坚实、多裂隙性、胀缩性、吸水膨胀软化、失水收缩干裂和反复胀缩等工程特性。膨胀土在
软土地基具有承载力低、沉降量大、固结完成时间长等不利的工程特性。在软土地基上修筑高速公路,潜在的工后沉降会对交通运输造成相当大的危害,因此要对地基的沉降进行较为准
建筑结构的加固改造,是人类有建筑史以来便已出现的一个传统专业。随着结构加固理论、加固技术、加固设计以及加固施工等方面研究的蓬勃发展,建筑结构的加固改造逐渐发展为从属
学位
偏心支撑框架用于抗震设计时,既可提供较大的弹性刚度,又具有很好的抗震耗能能力。在钢筋砼框架中加入偏心支撑,其目的在于提高钢筋砼框架的抗侧刚度、改善框架结构的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