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通过在显微镜下对15例尸头标本的解剖、观察、测量及研究,分析大脑中动脉及其周围结构的解剖学资料,探讨其在临床手术中的意义,为临床处理该动脉各段动脉瘤的开颅手术和介入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2、通过模拟眶颧入路对大脑中动脉的暴露及解剖研究,详细描述大脑中动脉各段的显微结构特点,从而为各段不同的动脉瘤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对象和方法:1、应用灌注有彩色硅胶的尸头标本15例(30侧),模拟眶颧入路解剖并观察大脑中动脉及其周围结构的形态特点及相互关系,观察及测量大脑中动脉各段的走行、管径、主要分支、变异、供血范围、与邻近血管的吻合以及大脑中动脉与周围神经结构的关系。2、结合临床病例对大脑中动脉分叉附近的巨大动脉瘤及大脑中动脉主干狭窄患者的缺血程度、代偿机制、灌注等血流动力学问题进行讨论。3、测量数据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后,以均数(x)±标准差(s)(最小值Min-最大值max)并选择相关数值进行t检验。结果:1、大脑中动脉在个体间的变异较大,出现率为100%,大脑中动脉各段的长度及直径如下:M1段:13.14±3.62mm,3.41±0.38mm;M2段:26.8±10.8mm,1.6±0.4mm;M3段:19.0±7.4mm,1.3±0.3mm;M4段:18.5±6.5mm,1.0±0.32mm(将M4段直径的测量定义为潜出外侧裂,完整跨过第1个脑回的两段)。通过测量,MCA的主干分叉到额叶早期分支起点的距离为5.60±1.02mm(4.04-6.58mm),起始处的直径为1.14±0.04mm(0.76~1.24mm)距颞叶早期分支起点的距离为11.2±1.32mm(10.58~13.42mm),起始部的直径为0.98±0.14mm(0.64~1.18mm)。本组标本豆纹动脉均发自颈内动脉末端及M1段,有3组豆纹动脉的27侧,有2组豆纹动脉的3侧,均为内侧组和外侧组,没有仅有一组豆纹动脉的情况。内侧组豆纹动脉每侧平均约3.85支(2-6支),其与颈内动脉位置关系相对稳定;外侧组豆纹动脉每侧平均约5.3支(4-8支),与MCA分叉的关系变异较大,但其与前穿质的位置关系恒定,有3组缺少中间组豆纹动脉,每侧半球平均约2.46支(2-4支)。2、对大脑中动脉分叉附近的巨大动脉瘤及大脑中动脉主干狭窄患者的缺血程度、代偿机制、灌注等血流动力学问题的分析,需要依靠血流灌注检查、全脑血管造影以及脑血管的CT检查,全面了解病变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特点,采取合适的手术方式,以取得最佳的手术疗效。结论:1、大脑中动脉走形在脑池深部、前穿质的下面,出岛阈附于岛叶表面,绕过环岛沟,潜出外侧裂附于脑回表面及潜行于脑沟,各段均发出穿支动脉供应其流域的脑组织,其中位置深在与基底节关系密切的豆纹动脉损伤后可引起严重的临床并发症。2、对于大脑中动脉分叉附近的巨大动脉瘤以及主干狭窄的位置、形态及与豆纹动脉的关系等综合情况,选择血管内介入治疗抑或开颅手术前,需依靠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脑血流灌注及脑血管CTA检查,明确病变血管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决定是否行血流重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