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竞争的加剧和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建立战略联盟成为企业培育和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作为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中间组织形态,战略联盟有利于联盟企业相互学习,获取互补性资源和知识,加速新产品开发;有利于联盟企业培养和维持竞争优势;有利于联盟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联盟绩效。然而,联盟参与方缺乏行政和经济控制手段,容易造成参与方出于自身利益而牺牲联盟整体利益的行为。因此,战略联盟中往往会出现机会主义现象,使得战略联盟的运行存在不稳定性,造成“联而不盟”的现象。现实的问题亟需理论予以回应,战略联盟稳定性逐渐成为研究领域一个热点问题。为了明晰战略联盟不稳定的原因,相关研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战略联盟稳定性的众多影响因素。其中,联盟参与方的差异得到了学者的较多关注。对相关研究梳理后可以发现,现有研究更多探究了文化差异对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影响。相比较而言,有学者指出,文化是制度的一个方面。因此,需要从联盟企业之间的制度差异出发,更全面探究其对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影响。此外,由于联盟企业各自的成长经历和行业背景的差异,联盟企业相应地拥有独特知识,为联盟参与方相互学习知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而现有研究也未能将学习意愿纳入到制度差异影响联盟稳定性中进行探讨。基于此,为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以战略联盟为研究对象,依据二分法制度理论,在将制度差异分为正式和非正式制度差异的基础上,纳入参与方学习意愿,并结合联盟经验和控制机制构成一个整合分析框架,考察制度差异、学习意愿和联盟稳定性之间的影响路径,并分析联盟经验在制度差异影响联盟企业学习意愿中的调节效应,以及契约控制和信任控制在制度差异影响联盟稳定性中的调节效应。围绕着研究主题,本文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工作。首先,本文对制度差异、学习意愿、战略联盟稳定性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回顾了交易成本理论、制度理论、组织学习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控制理论,明确了研究的定位,并为研究的开展理论基础;其次,依据文献和理论回顾的结果,构建了本研究的理论模型,并在界定相关变量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假设;再次,对制度差异、学习意愿、联盟稳定性、联盟经验和控制机制这几个变量进行了测量,开发问卷,进行了大规模调研,并分析了样本的特征;然后,就所获取的134份样本,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对量表进行了信效度检验,并采用SPSS统计软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假设进行了验证;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管理和政策建议,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依据所开展的工作,本文得出了如下的结论:首先,正式制度差异和非正式制度差异均对联盟稳定性有着负向的影响;学习意愿对联盟稳定性有着正向的影响;联盟经验减弱了正式制度差异和非正式制度差异对联盟企业学习意愿的影响;契约控制在正式制度差异影响联盟稳定性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契约控制减弱了非正式制度差异对联盟稳定性的影响,信任控制减弱了正式制度差异对联盟稳定性的影响,信任控制在非正式制度差异影响联盟稳定性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联盟参与企业和相关部门提出一些建议,确保联盟企业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就联盟企业而言,首先,要关注参与方之间的正式制度差异和非正式制度差异;其次,在组建联盟时,要依据联盟企业的制度差异,恰当选择合作伙伴;再次,在制度差异下,提升自身的学习意愿,进而提高联盟稳定性;然后,采取多种途径,提高参与方的联盟经验;最后,采取匹配的观点,合理确定联盟的控制机制。就政府相关部门而言,首先,塑造有利于战略联盟稳定发展的有利环境;其次,给予联盟参与方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从联盟企业之间制度差异分析战略联盟的稳定性,研究视角有一定的创新性;在分析了制度差异、学习意愿和战略联盟稳定性之间影响的主效应基础上,考察了联盟经验和控制机制的调节效应,揭示了制度差异、学习意愿和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影响路径;将制度差异和学习意愿引入到战略联盟研究中,深化了战略联盟的相关研究,为战略联盟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