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主栽荔枝品种的果实对霜疫霉的抗病性及机理初探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zmyswzzxp123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就福建主栽荔枝品种(兰竹、桂味、乌叶和元红)的果实耐贮性和对荔枝霜疫霉的抗病性差异进行研究,并通过超微结构观察,分析了不同荔枝品种果皮细胞的超微结构与其耐贮性和抗病性之间的关系。不同荔枝品种果实耐贮性研究表明,兰竹和桂味的荔枝品种果实贮藏过程中的褐变指数在第6 d基本达到最大值,比乌叶和元红提前约4 d;第4 d兰竹和桂味的荔枝品种果实好果率均为0,而乌叶和元红好果率分别为61.9%和82.1%;耐贮性的生化机理研究表明,不同品种的荔枝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的膜透性、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产生速率等变化趋势不同,其中耐储藏的乌叶和元红品种果皮的膜透性比兰竹和桂味的低,如贮藏后108 h,元红和乌叶果皮的膜透性分别比兰竹低24.76%和23.80%;元红和乌叶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比兰竹高733.60%和509.70%;元红和乌叶的纤维素酶活性分别比兰竹低16.61%和9.25%;元红和乌叶的谷胱甘肽分别比兰竹高65.83%和34.71%;元红和乌叶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增加48.28%和46.19%,而桂味、兰竹分别降低15.66%和60.77%。贮藏后36h,乌叶和兰竹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产生速率均出现跃变现象,兰竹比乌叶高出55.66%。另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荔枝品种果实对霜疫霉的抗病性不同,如处理4 d后,兰竹和元红荔枝品种果实的病情指数和发病率分别为71.6、94.9和100%、98.3%,而乌叶和桂味仅为13、17.9和41.5%、58.5%。不同品种荔枝果实抗霜疫霉菌的生化机理研究表明,接菌处理后不同荔枝品种果实果皮的膜透性、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和PAL酶活性以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产生速率和MDA含量等不同,如处理108 h后,乌叶、桂味和元红的膜透性分别比兰竹低23.23%、14.46%和10.19%;处理84 h后乌叶和桂味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比元红高35.26%和32.63%;处理60h后,乌叶和桂味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比元红高76.02%和30.32%;处理12-60 h后乌叶和桂味的抗坏血酸含量高于兰竹和元红。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比较荔枝果皮的超微结构,发现果皮的表面都是由很多嵴峰和低谷组成,并分布着一些微裂口,但是不同品种的荔枝果皮的表面排列方式和微裂口的大小不同,如乌叶果皮外表面排列较整齐、紧密,且微裂口较小,其他供试的荔枝品种果皮表面的微裂口较大,通过与荔枝品种的耐贮性和抗病性试验结果之间的比较,结果表明,荔枝果皮的嵴峰和低谷的排列方式及微裂口的大小等超微结构与其耐贮性和抗病性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在一些蔬菜种植区,由于大棚内连年种植同一种蔬菜,大量施用化肥,土壤有机肥缺乏,猝倒病、立枯病、根腐病、枯萎病、灰霉病、青枯病等土传病害越来越严重。对于土传病
目的:对阿莫西林联合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予以分析研究.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所接治的9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5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观察组采用
散叶烘烤是一种省工省时的烟叶烘烤方式,已经在我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推广。国家烟草专卖局在2013年提出了“全程机械化”的现代烟草生产理念,目前,烟叶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
宁东基地列入我国13个大型煤炭基地4月14日召开的2008中国国际煤炭大会宣布,“十一五”期间我国将重点建设13个大型煤炭基地。宁夏的“一号工程”——宁东基地位列其中。按照
目的:探究急性胰腺炎患者CT检查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40例,进行CT扫描,对病理学检查与CT检查的准确率进行分析.结
目的:研究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患者体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指标水平的具体变化,分析血清Hcy指标的升高是否会成为RVO病症的影响因素,提供出在临
目的:对气道食道双管喉罩在急症危重症患者抢救当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于2016年9月到2018年11月间抢救的急诊危重症患者中进行抽样,选取了68例患者作为样本,其中
三岛柴胡(Bupleurum falcatum L.),伞形科(Umbelliferae),多年生草本植物,有清热解毒,保肝利胆,抗菌消炎功效,是临床常用的药材。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种试栽,目前在全国多地广泛
核生2号小麦系1987年利用原丰6号幼胚进行离体培养,将愈伤组织在转分化前用~(60)Co-γ射线辐照处理,从其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后代中选育而成,是山东省首批利用生物技术与诱变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