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就福建主栽荔枝品种(兰竹、桂味、乌叶和元红)的果实耐贮性和对荔枝霜疫霉的抗病性差异进行研究,并通过超微结构观察,分析了不同荔枝品种果皮细胞的超微结构与其耐贮性和抗病性之间的关系。不同荔枝品种果实耐贮性研究表明,兰竹和桂味的荔枝品种果实贮藏过程中的褐变指数在第6 d基本达到最大值,比乌叶和元红提前约4 d;第4 d兰竹和桂味的荔枝品种果实好果率均为0,而乌叶和元红好果率分别为61.9%和82.1%;耐贮性的生化机理研究表明,不同品种的荔枝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的膜透性、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产生速率等变化趋势不同,其中耐储藏的乌叶和元红品种果皮的膜透性比兰竹和桂味的低,如贮藏后108 h,元红和乌叶果皮的膜透性分别比兰竹低24.76%和23.80%;元红和乌叶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比兰竹高733.60%和509.70%;元红和乌叶的纤维素酶活性分别比兰竹低16.61%和9.25%;元红和乌叶的谷胱甘肽分别比兰竹高65.83%和34.71%;元红和乌叶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增加48.28%和46.19%,而桂味、兰竹分别降低15.66%和60.77%。贮藏后36h,乌叶和兰竹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产生速率均出现跃变现象,兰竹比乌叶高出55.66%。另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荔枝品种果实对霜疫霉的抗病性不同,如处理4 d后,兰竹和元红荔枝品种果实的病情指数和发病率分别为71.6、94.9和100%、98.3%,而乌叶和桂味仅为13、17.9和41.5%、58.5%。不同品种荔枝果实抗霜疫霉菌的生化机理研究表明,接菌处理后不同荔枝品种果实果皮的膜透性、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和PAL酶活性以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产生速率和MDA含量等不同,如处理108 h后,乌叶、桂味和元红的膜透性分别比兰竹低23.23%、14.46%和10.19%;处理84 h后乌叶和桂味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比元红高35.26%和32.63%;处理60h后,乌叶和桂味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比元红高76.02%和30.32%;处理12-60 h后乌叶和桂味的抗坏血酸含量高于兰竹和元红。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比较荔枝果皮的超微结构,发现果皮的表面都是由很多嵴峰和低谷组成,并分布着一些微裂口,但是不同品种的荔枝果皮的表面排列方式和微裂口的大小不同,如乌叶果皮外表面排列较整齐、紧密,且微裂口较小,其他供试的荔枝品种果皮表面的微裂口较大,通过与荔枝品种的耐贮性和抗病性试验结果之间的比较,结果表明,荔枝果皮的嵴峰和低谷的排列方式及微裂口的大小等超微结构与其耐贮性和抗病性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