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音学上,根据发音时舌面隆起位置的前后可以将元音分为前元音,后元音。有研究人员发现,在由后元音向前元音的连续发音变化过程中,在语谱图中经常可以观察到后前元音的第二共振峰(F2)出现不连续断开的现象。在对这种现象的进一步分析中,MIT语音研究小组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声道与下声门气管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产生声学耦合,从而在声道传递函数中引入稳定的反共振频率—下声门第二共振峰(SgF2),并削弱其频率附近的第二共振峰的能量,从而在语谱图中观察到F2不连续。这种可能原因被称为下声门耦合效应。同时,其他研究人员发现,在前后元音连续发音变化过程中,第三共振峰(F3)也呈现不连续的现象,研究人员认为这是由于发音过程中,上下牙齿之间空间的变化形成口腔的侧枝在声道传递函数中引入变化的零点,此零点动态穿过第二(F2)和第三共振峰(F3),使F2和F3不连续,这种现象被称为齿间空间效应。由于第二共振峰所呈现出的不连续性,被认为是由以下两种原因产生的,齿间空间效应和下声门耦合效应。并且在此之前,这两种效应都是针对英语发音进行研究。本课题对前人提出的这两种效应,在具有丰富的声调变化的汉语发音中进行实验分析。观察在汉语前后元音发音变化过程中,共振峰的不连续是否仍然发生,并且这两种效应是否是仍然是不连续产生的原因。前人的研究并没有对这两种效应分别进行区分和具体定义,因此如何区分这两种效应,这两种效应究竟哪一种对F2的不连续的产生有更大的影响也是本课题所要探讨分析的。本课题通过使用麦克风采集汉语说话者发汉语连续前后元音时的语音信号,同时使用振动传感器收集气管的振动信号,对出现的共振峰不连续模式进行分析,并对两种效应在汉语说话者中的出现频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在汉语前后元音连续发音时,第二共振峰不连续也发生在下声门第二共振峰SgF2附近,证明了下声门耦合效应的存在。且被试表现出第二,第三共振峰以一定的时间差共同发生不连续的现象,这印证了齿间空间效应的存在,也是两种效应的一个差异。根据统计学分析,我们发现相比下声门耦合效应,齿间空间效应发生的概率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