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用温和灸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比较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流灌注量经艾灸后与治疗前的变化,观察艾灸温通效应对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流灌注量的影响,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共75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在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的基础上,予温和灸治疗,对照组37例,只予饮食控制配合适当运动。治疗组以温和灸选取神阙穴和双足三里穴,施灸时间为10分钟,共30分钟,隔日一次。每周3次,疗程为3个月,分别在治疗前,治疗6周和12周结束后对两组进行抽血复查及采用检测仪在远端的上巨虚和内庭穴区进行血流灌注量的检测,并统计分析两组之间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中医证候改善情况以及穴区血流灌注量的变化。结果:(1)中医证候评分的改善情况:治疗6周后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无明显改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改善明显(P<0.01),对照组无明显改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TC:两组患者治疗前经方差齐性检验,P>0.05,可进行比较;治疗6周后治疗组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P值来看(治疗前的数据统计对比得0.413>0.132),说明治疗组TC值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对照组没有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有明显改善,统计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没有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TG:两组患者治疗前经方差齐性检验,P>0.05,可进行比较;治疗6周后治疗组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P值来看(治疗前的数据统计对比得0.285>0.114),说明治疗组TG值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对照组没有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有明显改善,统计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没有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4)上巨虚和内庭穴区的血流灌注量变化:本研究指出,治疗组患者经治疗6周后两个穴位区的血流灌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个穴位区的血流灌注量明显高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6周和12周后)两个穴位区的血流灌注量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5)疗效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为78.95%,对照组有效率为54.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实验室检查疗效总有效率为76.32%,对照组为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和灸能降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对于高脂血症患者的穴区血流灌注量有促进作用。温和灸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明显优于饮食和运动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