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的H磁共振波谱与扩散张量成像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es_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与扩散张量成像(DTI)在检测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双侧颞叶脑组织放射性脑损伤方面的应用价值;
   2、对比正常对照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颞叶脑组织放射性损伤的1H-MRS成像与DTI的变化;
   3、通过分析鼻咽癌放疗后不同时间段的患者其放射性脑损伤的1H-MRS成像与DTI改变,探讨1H-MRS成像及DTI在放射性脑损伤长期随访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对48例2009年3月至10月我院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患者(放疗组)和同时期在我院影像中心常规体检的24名志愿者(对照组)行常规MRI及增强扫描,再行DTI、1H-MRS成像扫描。所有放疗组患者的入选条件如下:1)均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鼻咽癌;2)均有明确的放射治疗史且为首次放疗;3)放疗前的化疗方案接近且放射治疗方案基本接近(包括放疗的总剂量、分割次数、总的放疗时间);4)放疗前的影像学检查无明确颅底侵犯及脑内转移,无明确脑血管病变及脑肿瘤病变史,无颅内手术史;5)放射治疗后MRI检查颞叶脑组织无明显液化坏死。对照组的纳入标准:随机选择同时期在我院影像中心行常规体检者,所有入选的志愿者均无不适临床症状,无颅内病变史,无严重血管疾病及肿瘤病变史,无大剂量放射接触史,行常规MRI检查颅内未见异常信号改变。
   2.一般资料与分组
   纳入研究对象的放疗组48例,男32例,女16例,年龄16~74岁,中位年龄46岁。正常对照组24例,男13例,女11例,年龄26~74岁,中位年龄44岁。所有纳入研究对象患者均被详细告知试验目的和注意事项并同意参加试验。放疗组中有临床症状者18例,其中8例变现为头痛,6例有听力下降,其他耳鸣、视力下降各2例。将放疗组48例患者按照国内外常用的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损伤的分期标准分为3组进行研究,具体分组情况为:将放射性脑损伤的急性期与早期迟发性反应期(放疗后时间<6个月)为第1组(16例),这段时期内脑组织的变化以水肿和轻度脱髓鞘病变为主;将放射性脑损伤的晚期迟发性反应期分为2组,分别为第2组(6例)以及第3组(26例),放射治疗后时间分别为6~12个月和>12个月,这段时期内脑组织的变化以胶质增生为主,部分轴突与神经纤维功能恢复。
   3.扫描设备与序列
   MRI检查采用美国GE公司signa excite 3.0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图像后处理采用与之配套的ADW 4.3工作站中的Functool后处理软件。常规MRI平扫及增强采用头部八通道线圈,分别获得T1加权像(T1WI)、T2加权像(T2WI)与水抑制像(FLAIR)。
   1H-MRS成像采用二维多体素波谱成像采集方式,脉冲序列采用点分辨波谱成像(point resolved spectroscopy,PRESS),TR/TE:1500/144ms,体素厚度10mm,层间距20mm,采集次数(NEX)为1次。具体VOI(volume of interest)层面定位于桥脑所在层面,选择一个双侧颞叶白质区域显示最大的层面进行扫描,VOI大小依据具体情况而定,原则为尽可能多的包括双侧颞叶白质区,尽量避开颅底骨质及蝶窦内气体。定位完毕后在VOI周围加入6条饱和带(VSS),以减少周围组织的部分容积效应对波谱质量的影响。匀场标准达到半高带宽(FWHM)≤16,水抑制(WS)≥98%,总的扫描时间为8min 12 s。DTI扫描采用普通头颅线圈,成像参数:TR/TE:8000/87.4 ms,b值取1000 s/mm2,扩散敏感梯度方向数为25个方向,层厚5 mm,扫描时间为3 min 44 s。
   4.图像后处理与数据测量
   采用GE ADW4.3工作站行后处理,将所得到1H-MRS多体素采集信号数据与采用的T2WI定位像同时使用Functool软件打开,即可得到化学位移图、波谱曲线图、代谢图、代谢与解剖图的融合图,在所选择VOI内的所有固定体素中,从所在双侧颞叶白质内各选择3个固定体素,要求3个体素为双侧颞叶白质内所有固定体素中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最高且波谱曲线基线平直有明显的波谱窄峰,软件可自动得到双侧颞叶白质内三大代谢物胆碱(Cho)、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与肌酸(Cr)的绝对值,且可同时得到NAA/Cho、NAA/Cr、Cho/Cr各自比值,采用上述3个体素各自比值的平均值为一侧脑白质波谱代谢物比值的最终值。
   DTI扫描数据在工作站直接用Functool软件打开即可自动得到3幅图像,分别为T2WI原始定位像图、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图、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通过转换亦可分别得到三个本征值(λ1、λ2、λ3)的图像。先找到一层与波谱定位像接近的T2WI解剖图,即桥脑范围双侧颞叶白质显示较好的层面,在一侧脑白质内选择3个大小接近的感兴趣区(ROI,region of interest),ROI的大小为30±5mm2,3个ROI定位于一侧侧脑室下角旁的颞叶白质内,且3个ROI间距尽量相等,再做一条对称线,采用软件自带的镜面对称方式得到对侧颞叶白质内的3个ROI,部分患者扫描所得图像双侧脑组织结构并不完全对称,对此做适当调整使ROI位于白质内。
   5.统计学分析
   所得到的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取0.05,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放疗组与对照组间年龄的对比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Pearson X2检验对比组间的性别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1H-MRS与DTI所得数据先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对照组与所有放疗组患者组间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再将放疗组分成3组后,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比较放疗3组与对照组各组间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各组间先检验方差是否齐性,方差齐性者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者的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方差不齐者采用校正的Welch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相应的Dunnett检验。
   [结论]
   1.在对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双侧颞叶脑组织的放射性脑损伤的检测上,DTI与1H-MRS检查均较常规MRI检查更为敏感。在所有入选的放疗组中,常规MRI成像的T1WI、T2WI及水抑制成像双侧颞叶脑组织均未见明显异常信号,1H-MRS检查可得到NAA、Cho、Cr三大代谢物间比值均有变化,而DTI检查可测得FA值、ADC值及本征值的显著改变。
   2.对比正常组,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双侧颞叶脑组织的放射性损伤总体表现为1H-MRS成像中NAA/Cho明显下降,NAA/Cr下降以及Cho/Cr略有降低;DTI成像中FA值、最大本征值λ1明显降低,ADC值轻度下降,而本征值λ2、λ3轻度升高。
   3.放射性脑损伤不同时期的1H-MRS变化及意义:放射性脑损伤的早期NAA/Cho明显降低,波谱曲线上表现为两个波峰的反转即NAA峰低于Cho峰,说明早期的变化以NAA下降为主,提示早期白质放射性损伤主要为神经元细胞功能障碍和部分轴突结构的破坏;晚期NAA/Cho略有回升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仍较低,且放疗后长时间内不能恢复,提示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放射性脑损伤只有部分可逆,部分神经轴突结构的破坏长期无法修复;放疗各组的Cho/Cr比值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由于辐射导致的血管损伤和组织缺血引起细胞膜合成降低使Cho浓度下降,而胶质细胞的反应性增生和细胞膜结构破坏崩解又可导致Cho绝对浓度的升高,加上Cr浓度的相应变化故其比值变化并不明显。
   4.放射性脑损伤不同时期的DTI变化及其意义:放射性脑损伤急性期与早期迟发性反应期,DTI成像FA值下降最明显,同时伴有最大本征值λ1的下降和最小本征值λ3与中间本征值λ2的上升,提示在放疗后早期放射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脱髓鞘改变,神经纤维和轴突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且数目减少,同时伴有一定程度的胶质细胞反应增生;随着时间的延长,FA值与最大本征值λ1较早期有所升高,说明早期的损伤可以部分自我修复,同时λ2和λ3下降说明了脱髓鞘程度有所缓解,少突胶质细胞部分开始更新,神经轴突功能得到部分恢复;但放射治疗后大于12个月的长时间内,FA值继续回升但不能恢复至正常值水平,仍略低于正常对照组,说明了晚期的轴索损伤以及神经元细胞数目的减少难以恢复。ADC值随放疗时间的延长逐渐缓慢下降可能与放疗后血管内皮细胞增大、细胞水肿,以及胶质细胞的反应性增生、炎症细胞的浸润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将纳米二氧化钛(TitaniumDioxide,TiO2)薄膜表面修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lens,IOL)植入兔眼,探讨其生物相容性,研究其对兔晶状体后囊膜混浊(posteriorcapsularopacification,PCO)抑制作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方法:1.采用低温等离子技术对PMMAIO
背景:血管再生,作为脑保护重要机制之一已经成为缺血性脑梗塞治疗的研究热点。尤瑞克林和丁苯酞已在缺血性脑梗塞患者治疗中显示较好结果。本研究拟评估和量化尤瑞克林和丁苯酞对脑梗塞后血管再生和炎症过程中的作用,并比较两者对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  方法:本前瞻性研究纳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70例缺血性脑梗塞患者,其中19例患者接受尤瑞克林治疗,20例患者接受丁苯酞治疗,31例患者作为对照。研究采用国立卫生研
目的:  评估一个单中心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先天性心脏病(CHD)的三年发生频率及特点、为临床早期发现和诊疗提供一线依据。  材料与方法:  一、回顾性分析三年(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内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4004例新生儿、其中有959名新生儿接受超声心动图或CT血管造影检查。在进行超声心动图或CTA检查之前,由资深儿科医生对所有可能有CHD临床征兆和体征的新生儿进行了
学位
目的:采用行为学和电生理学评价方法,探讨预防性应用5-HT3受体拮抗剂对新生期反复结直肠刺激(Colorectal Irritation,CI)建立内脏痛觉高敏感性模型幼鼠内脏痛觉敏感性影响;比较各组幼鼠结肠P物质(substance P,SP)表达,探讨结肠SP异常表达在幼鼠内脏痛觉高敏形成中作用,为临床上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及开发治疗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①32只SD新生大鼠按2×2析因设计
学位
目的:  探讨二氧化碳气腹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二氧化碳气腹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S-100β和NSE的影响。  方法:  215例ASA Ⅰ级的妇科手术患者接受传统开腹手术(非气腹组,n=100)或二氧化碳气腹下腹腔镜手术(气腹组,n=115)。麻醉诱导静注丙泊酚1~2mg/kg,芬太尼0.04mg/kg,琥珀胆碱1.5mg/kg,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用1
学位
目的: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其预后差,在世界范围内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第二位。目前CT是术前评估胃癌分期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手段,但在区域淋巴结转移灶及远处转移灶的检测中存在一定局限性,而18F-FDGPET/CT在这两方面却显示出相对的优势。为此,本文旨在探讨PET/CT显像在胃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疑诊胃癌的69例患者(男47例,女22例,年龄21~91岁)
学位
目的:评价简体中文版PedsQLTM哮喘特异性量表家长报告的信度和效度,进而探讨哮喘患儿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为将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价用于临床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PedsQLTM哮喘特异性量表家长报告量表及自设一般情况问卷,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哮喘中心就诊的233例哮喘患儿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用克朗巴赫α系数考核其信度,分别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相关分析考核其效度。用t检验和
学位
目的:检测整合素(integrin)αv、β3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组织中的表达,分析整合素αv、β3和bFGF指标之间及其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联系,探讨上述指标与NPC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的关系。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upervision二步法检测
学位
肝细胞性肝癌(hepato 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我国是世界上肝癌的高发地区之一,每年新发HCC病例占全世界新发病例数的比例高达42.5%,严重威胁着人民的身体健康。手术切除和肝脏移植是目前治疗肝癌较为有效的方法,但由于肝癌具有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容易复发和转移等特点,肝癌患者中仅有一部分人适合外科手术治疗。绝大部分
学位
凋亡在众多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细胞生长和凋亡之间的平衡决定着许多病理生理过程,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过多的活性氧的产生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导致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H202是体内氧化代谢的产物,也是一种活性氧,它不仅能直接氧化细胞膜上的脂质及蛋白,而且能自由穿过细胞膜,导致脂质过氧化反应和细胞内DNA的损伤。H2O2还可以通过降低细胞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