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食醋对小鼠肠道细菌16SrDNA表达量的变化影响,并使用硫酸葡聚糖(DSS)诱导C57BL/6小鼠制备炎症性肠病模型,检测相关细胞因子表达量的变化,探究食醋对肠道的保护作用及对炎症性肠病的抵御作用。方法:将24只C57BL/6小鼠随机3组,分别标记为模型组、食醋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自由饮用蒸馏水28天后,对照组继续饮用蒸馏水,模型组自由饮用3%DSS溶液;食醋组自由饮用食醋溶液28天后,给予3%DSS溶液。在第0、7、14、21和28天收集食醋组与对照组小鼠的粪便,提取粪便细菌总DNA。采用荧光定量PCR鉴定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肠球菌属、梭菌属以及脱硫弧菌属的16SrDNA表达变化。在造模成功后,处死小鼠,取小鼠结肠中段,提取肠组织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检测IL-10、IL-17A、IL-17F及IL-23的相对表达量变化。结果;乳杆菌属16SrDNA表达量是5类待测菌属的表达量是最高的。与对照组相比较,在不同时间点乳杆菌属的16SrDNA表达量有变化,双歧杆菌属的16SrDNA表达在实验组中有明显的升高。但双岐杆菌属和乳酸菌属两种益生菌属的16SrDNA含量在5种检测菌属中的比例维持在92.61%-99.09%。第28天时,梭菌属与肠球菌属在实验组中的16SrDNA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肠球菌属、脱硫弧杆菌属和梭菌属3种有害菌属的16SrDNA水平仅占5种菌属16SrDNA表达量0.91%-7.32%。通过DSS诱导形成炎症性肠病模型后,检测细胞因子相对表达量,分析发现IL-10的相对表达量在模型组中略低于食醋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相对表达量稍高于食醋组,模型组、食醋组和对照组三者的相对表达量呈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IL-17A在DSS组中的相对表达量略高于食醋组,但两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食醋组中IL-17F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的表达量约为实验组的5倍(P<0.01),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食醋组小鼠与仅饮用蒸馏水小鼠的IL-17F表达量虽然有一定差距,但无统计学意义。在对照组中,IL-23的相对表达量相对于食醋组和模型组数值较低,模型组、食醋组和对照组数值虽呈下降,但是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食醋对肠道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两种益生菌属有一定正向调节作用,对肠球菌属、梭菌属以及脱硫弧菌属3种有害菌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食醋对不同细胞因子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对肠道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在抵御炎症性肠病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